
近期市場本來已處于十分敏感的時期,而消息面始終不平靜,突如其來的第二次加息還是給市場帶來一定程度的恐慌,使短期震蕩明顯加大,但隨著各類消息的逐步明朗,敏感心態(tài)將會逐步歸于平靜,重新轉向尋找建立新機會的周期。
從指數(shù)形態(tài)上看,上證指數(shù)與中小板綜指都非常敏感。中小板綜指自11月11日以來依次受阻于8017、7813和7848點,看上去是一個“三重頂”,這是實現(xiàn)年度漲幅近30%的基礎上出現(xiàn)的高位受阻,加上整體市盈率水平已進入50倍左右的歷史峰值,周一的快速下探,已開始切入頸線位置,如果有效跌穿頸線,那么,技術面將明顯轉向空方。當然,也要注意,目前從月K線周期看,還不能就此確定已見頂,畢竟短期均線(5、10月均線)依然有力支撐著指數(shù)。
再看上證指數(shù),自2319點以來,與9月末的2573點構成一條非常清晰的中期上升趨勢線,不過,11月30日以來,反復下試該趨勢線,經過四次下探,依次是2758、2792、2804和2835點,開始呈現(xiàn)“底部”抬高格局,但周一的急挫開始打破這一良好格局,市場悲觀情緒顯著上升,不過,目前第四次下穿過程,具有十分強烈的技術止損操作的味道。畢竟,近一段時間里,市場大量資金包括機構投資者在內,依照趨勢操作的風格投資十分盛行,當技術“破位”下行的時候,這種共振效應就顯得十分強烈;诙唐谫Y金更多的是基于技術趨勢操作,因此,短期內的下檔支持位也將出現(xiàn)于重要的技術撐位置,目前上證指數(shù)的重要支撐來自于年線區(qū)域附近,估計2600-2700點附近依然有相當力度的支持。而且,未來需要更多估值型的資金而非趨勢操作型的資金加盟,重新回到估值選擇應該是行情持續(xù)向好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實際上,近期大盤在敏感區(qū)域反復震蕩時,市場熱點已有一些新變化,包括中國聯(lián)通等大市值品種的啟動,還有地產、煤炭等低估值品種的異動,都表明有一部分資金開始關注估值洼地。以地產股為例,與新興產業(yè)的看好熱情相比,地產股普遍不被看好,這并不是估值問題,而是對地產調控政策下的房地產成長前景的悲觀預期。不過,短期內的技術趨勢倒是可圈可點。從12月13日開始,地產股再次出現(xiàn)領漲特征,其中,12月21日地產股全線飆升,萬科、保利、招商等也全線漲停,經過兩天強勢回檔后,目前在加息背景下繼續(xù)保持轉強,即使在周一的集體大幅殺跌過程中,地產的相對強勢也是明顯的,從消息與股價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看,這種轉強已有了較強的市場內生動力的支持。從其強勢地位以及對市場的影響程度看,情形與6月底7月初十分相似,當然,目前地產股的上檔阻力位也是明顯的,我們除了關注基本面的變化外,更需要關注重要阻力位的表現(xiàn)。
與此同時,像煤炭、水泥等周期性行業(yè)以及金融板塊,也開始表現(xiàn)出較強的支撐力,并持續(xù)逆勢表現(xiàn)。這種變化,非常有利于行情深入發(fā)展。很難想象,如果繼續(xù)依靠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為首的中小市值股來推動市場,將會很快引導市場從成長投資轉向高度泡沫投機轉移,對市場影響將是負面的。相反,金融、地產、煤炭等低估值群體的回暖,則會平衡市場內部估值結構,也有利于市場更協(xié)調推進。估計大盤經過目前一輪的大幅震蕩,市場將步入新一輪機會尋找與建立的周期,其中低估值品種有可能成為未來支撐市場的重要群體。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