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累贅鋪”2008年底迅速躥紅,在京城相聲演出界割據(jù)一方,帶起一股全國“嘻哈”熱。其團員多為80后男生,他們將網(wǎng)絡語、風行語、消息事件奇妙地穿插在傳統(tǒng)相聲里,強烈的時代感和喜劇感沖擊著觀眾的聽覺和視覺。
“所謂嘻哈,就是時尚和另類;累贅是相聲的術語,也是笑料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群時尚和另類的演員用相聲這門藝術重新詮釋歡樂!蔽圪樹伒摹罢乒瘛备邥耘收f明說。這群演員,除了馬桂榮,其余都是“80后”,最小的尤憲超今年只有21歲。別看他們都還只是大孩子,可個個都是根正苗紅的相聲演員,不是科班出生就是正經(jīng)拜過師傅的。
“就是愛相聲,特別愛。眼看著相聲迷都是老年人,相聲要從年輕人中流失了,著急!”高曉攀說,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怎樣才干讓“80后”甚至“90后”迷上相聲,經(jīng)過不斷的爭辯碰撞,他們認為,只有風趣、搞笑、富有現(xiàn)代氣味、貼近年輕人生活的相聲,才干抓住觀眾的心。
他們原創(chuàng)了一批新相聲,戲曲部分基礎上都用風行歌曲代替,《新十點鐘開端》、《愛情宣言》、《我開端努力了》、《708090》、《尋找桃花源》、《高大夫熱線》等都深受觀眾愛好。這些相聲,不僅穿插了很多傳統(tǒng)相聲的技藝,比如貫口兒、快板、“反正話兒”,還將最新最風行最前衛(wèi)的臺詞編了進去!袄椎轿伊恕、“礮孩子啊”、“我打醬油的”……網(wǎng)絡風行詞匯滿場飛;“打魔獸”、“打CS”等年輕人的娛樂生活不斷閃現(xiàn);甚至“三鹿奶粉”、“山寨手機”、“兩岸都通郵了”這些最新的時事也是他們相聲里的段子,難怪有人說他們的相聲可以當消息聽。
去嘻哈累贅鋪聽相聲,開端成為各地年輕人的新潮流,也成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更多的年輕人來到嘻哈累贅鋪劇場,觀看同樣是80后的演員,其中嘻哈累贅鋪掌柜高曉攀更是受到眾多年輕觀眾的追捧。身為80后的高曉攀在創(chuàng)作改編時,特別考慮同齡人的感受,這就讓很多本來并不關注相聲的年輕人開端對相聲著迷,使得相聲這種傳統(tǒng)藝術在年輕一代人的心目煥發(fā)了新的活力。
“今年我們要到全國高校巡回演出,培養(yǎng)大學生觀眾。”高曉攀說:“相聲是屬于年輕人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