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爭斗,當(dāng)然情有可原。畢竟我們不在大同世界里生存,畢竟這個社會還是充滿著萬分的兇險,畢竟,許許多多的生存技巧還是源于爭斗。誰可兩袖清風(fēng),誰又能超然于世,恐怕,此類人士大多是郁郁寡歡。言及于此,想必許多人都能領(lǐng)會到種種艱辛與無奈。是的,我們必須爭斗。然而,可悲的是爭斗誕下了另一個詞——不擇手段。
提到不擇手段,我想論述一下自己對它的定義。打個比喻吧:兩只野獸為了爭取地盤,約定了時間地點籌備決斗,突然,有只聰慧點的想“正面對決我沒有勝算,倒不如我夜里趁其熟睡時廢了它”。成果,另外一只野獸被刺痛驚醒的那刻,喊出的四個字就是——不擇手段。人,未必會為了爭斗而不擇手段。而是更多的,是因為貪婪。
對于為什么會有貪婪,無數(shù)哲人智者都有自己的見解。也許,它是因為生存需要,也許它是因為人的劣根性作怪,也許,又也許,它只是叫做“貪婪”。對于人性的種種,向來都是充滿爭議的,貪婪也不例外。
社會日新月異,而我們對于貪婪的概念卻越來越含混。建國初期,個人發(fā)財致富的心愿即可被視作可恥的貪婪,稍有不慎便會被打為走資派。而今,社會開化了,國民自由了,人人都可以有富可敵國的夢。有幻想當(dāng)然是好事,畢竟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quán)利。本人在此并不是想批評什么,只是想說出一些謬想,提出一點小小的疑問:如果每個人都做著同一個夢,如果這個夢叫做個人富饒,如果個人富饒必需要不擇手段,那么,是不是每個人會很貪婪呢?
這個疑問或許有些杞人憂天,但我能確定的是,如果每個人都貪婪,那么貪婪這個詞就要產(chǎn)生變更,F(xiàn)實,成熟,有智慧,有才干……我不知道會是什么,但我可以確定不會是貶義的詞匯?纯催@個世界吧,醫(yī)生的工作不是救人而是開藥方,老師的工作不是育人而是高升學(xué)高就業(yè),官員的工作不是為國民服務(wù)而是管理管理再管理,甚至,連文人墨客也開端改行做寫手,做推手,做偽學(xué)。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堂而皇之地貪婪有理,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著不要抱怨社會的廣闊胸懷。漸漸地,炫富的腦殘,淫邪的巨貪,黑心的商人等出生了。其實,他們不過是物競天擇的產(chǎn)物,不過是被貪婪所奴役的傀儡。我們很可悲,總是曲解了存在即合理的深入哲理,反而拿它用來自我催眠,用來聊以自慰,用來欺人,欺世,欺騙自己。
我們可以貪婪,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斷地折磨自己去接收無數(shù)的現(xiàn)實。但是我想,我們不能欺騙自己……
本文并無中心思想,純屬自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