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逝世者家屬又來了四五人,問我們籌備怎么處理。在懂得了他們的意圖后,我和廠方進行了溝通。約定在明后二天,雙方坐下來談具體的賠償數(shù)目。原認為這事可以基礎(chǔ)告一個段落,沒想到下午一上班,逝世者家屬帶著律師又來了,而且提出了要對尸體進行尸檢。做為他們來說,就想知道逝世因,這也是合理的請求。我在談好話以后,就給他們辦好了申批單,并送到了相干的部門。
因為消除了一些相干的因素以后,作為我們,就基礎(chǔ)可以不介入了。到此,此事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作為我來說,有些事卻是不吐不快。逝世者的親屬,尤其是逝世者的女兒,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女孩,居然對這個社會充滿著不信任。首先是對我們主管部門的偏激見解,認為我們是不可信的,我重復地給他們說明,但她一句話就把我所有的說明給埋沒了,“現(xiàn)在的社會就這樣,你叫我們信任誰呀”,聽到這句話,我在為他們失去親人感到痛心的同時,也深深地為這個社會感到悲哀。社會的誠信何在?社會的道德淪喪何止于此?老百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政府應(yīng)當承擔什么樣的義務(wù)?在黨中央提出大力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社會的公信度和國民的誠信道德又進步了多少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但貼在墻上,掛在空中,并不代表就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作為一級政府,如何貫徹落實中央的號召與唆使,把中央的唆使與號召深入人心,造成人人自覺地去履行的局面,這對一級政府來說,路還很長。作為一個二十剛出頭的一個小女孩,應(yīng)當還屬于80后吧,卻對國家、社會充滿著不信任,看待問題很偏激,那么,我們的教導部門對這些孩子的教導上,是不是也有些東西值得反思呢?現(xiàn)如今的教導部門和學校,眼里只有升學率,只有高分,卻疏忽了對學生素質(zhì)才能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學生缺乏進行社會義務(wù)、社會角色和對國家、人類大愛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領(lǐng)導思想下,造成了家長費盡心思去追逐名校,名校就挖空心思進步擇校費、寄讀費,隨之學校就出臺了名目繁多的集資費、援助費等等。那么,教導部門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呢?如果不是教導主管部門的默許,學校也不敢這樣明目張膽地去收這樣那樣的費用。更為可怕的是,在中國這個社會,一旦下級的做法得到上級的默認,那么下級就會心安理得地去做這樣的事。如此惡性循環(huán),造成的成果就是老百姓遭殃。因為作為教導部門來說,自己的小孩雖然也涉及到這樣的事,但對他們來說,他們的社會資源完整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把自己的小孩安排到好的學校,而且名正言順。長此以往,社會的抵觸就因此而產(chǎn)生了。
再來說說我們的隊伍。在我的朋友圈里,我聽到他們說我們的隊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總會據(jù)理力爭,還會說什么樣的隊伍都有好的和壞的現(xiàn)象,我們應(yīng)當客觀地看待問題,不能只看到壞的,看不到好的,那是悲觀主義;也不能只看到好的,看不到壞的,那是盲目地樂觀主義。我們應(yīng)當辯證地看待這個世界,就象當今中國的問題,不能說改革造成的,只能說改革的廣度與深度還不夠,改革中的問題必需要靠進一步改革來解決。雖然我是費盡心思去辯護,但大家并不認同我的見解。那么老百姓對我們的見解,可能問題會更嚴重。所以,問題的存在是客觀的,可能我們的隊伍真的存在一些必須下大力去扭轉(zhuǎn)的問題,否則,我們的隊伍就將脫離群眾,失去國民大眾的擁戴與愛戴!对冏樱踔破罚骸熬咧垡,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幾千年前的一個學者就已經(jīng)深深地認識到這個問題,那么我們現(xiàn)代的政府和領(lǐng)導者對這個問題不得不沉思詳察之。
所以,當我們在大發(fā)“現(xiàn)在的工作真是越來越難做呀,老百姓也不懂得我們”的感嘆時,同志們,請捫心自問,你看待工作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你看待群眾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你有沒有私心重于公心的心態(tài)?在我的工作中,我經(jīng)常會這樣去思考,我不想在這里標新立異,我只想盡我所能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去取得群眾的懂得與支撐。也許有的人會說我傻,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就是這樣,你個人這樣做,能轉(zhuǎn)變這個社會的現(xiàn)實嗎?你是那一級的領(lǐng)導干部,能號召或者感化一批人嗎?說真的,回到處所工作,我也不是什么領(lǐng)導(盡管老百姓經(jīng)常叫我領(lǐng)導),我只是把自己看作一個普通的公務(wù)員,拿著納稅人的工資,就象一個務(wù)工人員一樣,拿著老板發(fā)的工資,警惕謹慎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我不想轉(zhuǎn)變,也無能轉(zhuǎn)變這個社會,那怕是我的同事也無能轉(zhuǎn)變。我只是想求得良心的安定,我不想老百姓指著我的脊梁說:“你貪污(指的是拿了工資又沒好好工作)了我們的納稅錢”。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