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同志”-詞,對于七十年代以前的中國人,是再熟悉不過的稱呼。尤其對于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提起“同志”二字,會讓他們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有多少小說片斷,電影鏡頭:“我終于可以叫你-聲同志了……”“同志,我終于找到你了……”這些對白,讓我們這些晚輩激動(dòng)不已,久久難以釋懷。也正是課本,文學(xué),電影讓后來的50后、60后、70后的中國人,把“同志”一詞深深地根植于心。成了人與人之間,最常用,最親切,最友誼的稱呼。
歷史的年輪轉(zhuǎn)到六十年代中期。大張旗鼓的“文化大革命”席卷華夏大地。這期間,“同志”一詞,更是“階級奮斗”和“劃清界限”的最好體現(xiàn);對“地主”、“富農(nóng)”、“右派”“資本家”是不能亂稱同志的。在那個(gè)年代“同志”這一稱呼,對中國人而言,是聲譽(yù),是信任,是光榮,是轎傲。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把“以階級奮斗為綱”的錯(cuò)誤路線給予改正,使中華民族這只巨輪,再次駛向正確航道。隨著經(jīng)濟(jì)的飛速發(fā)展,撥亂反正,給“地,富,反,壞,右”摘了冒子,人與人之間的稱呼也在悄悄轉(zhuǎn)變著;這一時(shí)代呈現(xiàn)最多的稱呼是,老板,小姐,美女!巴尽边@一稱呼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
[同志]1.志趣雷同;志向雷同。>: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笫120回:“樂得與二三同志,酒余飯飽,雨夕同學(xué),同消寂寞!2.同心人。指夫妻。>:“覽物懷同志,如何復(fù)乖別。”>:“妾久疏淡笑,亦有此心,郎君言及,足見同志耳!3.指結(jié)為夫婦。>卷二七:“舟人妄圖能同志,一月空將新婦呼!4.猶同性。性質(zhì)雷同。明楊慎>:“冶,銷也。遇熱則流,遇冷則合,與冰同志!保园俣。
兩年前去南方出差,人生地疏,免不了問路。一次在公共汽車站,我向身邊小輕年問路:“同志,去**路坐幾路車呀?”小輕年,像看怪物似的盯了我一會,說:“你有病?誰是你同志,有!”說罷揚(yáng)長而去。我被小輕年的舉動(dòng)搞的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旁邊一位中年人向我指導(dǎo)了迷津:“你呀,在南方千萬不能亂對人家稱同志,人家會誤認(rèn)為你是同性戀的。”我愕然。
回去后,查詞典,上網(wǎng)“百度”。為自己的膚淺無知而臉紅。也難怪,對于六十年代的人,在我們的詞典里“同志”一詞就只有:為共同的幻想,事業(yè)而奮斗的人,社會主義國家國民之間的稱呼,這一說明。哪曾想還有那么多說明呢?隨著時(shí)代的變遷,人們的意識,語言也都在變更。今“同志”,亦非昔“同志”了!就像見了未婚女子,不敢叫“小姐”一樣,“同志”也不敢再亂叫了。盡管很迷戀,也不得不忍痛割愛了。
真的掉隊(duì)了,見了面都不知如何稱呼了。還是叫“美女”“帥哥”吧,免得再鬧出笑話來,也算是與時(shí)俱進(jìn)吧!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