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作為《水滸傳》中最出色的篇章之一,其魅力就在于拳打鎮(zhèn)關西的場面描寫上:一場驚心動魄的打斗場面,在生花妙筆下,讓人讀出惡有惡報的痛快淋漓。更妙的是,作者采用了通感、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伎倆,加上傳神精煉的語言,讓讀者淡化了瀏覽聯(lián)想上的血腥暴力感。
侯教授說《魯》文宣傳“以暴治暴”,與現(xiàn)代提倡的“通過法律道路解決問題”等觀念背道而馳,顯得過于陳腐甚至可笑。按照這種邏輯,所有的古典文學作品都應束之高閣,因為古典文學中與現(xiàn)代觀念相沖突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現(xiàn)在我們好像患上了“教材潔癖癥”——老是猜忌教材中有“不干凈”的東西把學生教壞了。不是嗎?擔心《出師表》讓學生學會了“愚忠”,擔心《牛郎織女》會教唆學生早戀,擔心魯迅的作品火藥味太濃,擔心世界大戰(zhàn)會影響和平觀念的傳播和教導……
孩子們正處在獲取文學素養(yǎng)的基礎階段,所需營養(yǎng)是多方面的,有的營養(yǎng)成分中也許真的包含少量病毒,但不能因此而因噎廢食,畢竟,即使是病毒,也有加能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起源:《廣州日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