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美貌令當(dāng)時學(xué)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的著名才子、政治家、軍事家范蠡一見傾心、垂涎三尺。相傳二人已私定畢生、相知相許。
但當(dāng)時正值吳越相爭,在最初的交兵中,越國大敗,勾踐被俘。終因其臥薪嘗膽、忍辱負(fù)重,得以被釋放;貒笾卣旃摹⒏粐鴱姳,待他日報仇雪恨、一雪前恥。就在此時,身為軍師的范蠡想到了西施。他向越王勾踐提出若干復(fù)國之計,其中一計便是“美人計”——把美女西施、鄭旦獻給吳王夫差,以消磨他的意志。此法果然奏效,西施迷得夫差神魂顛倒、如癡如醉,整日沉淪女色,歌舞升平,朝歡暮樂,不理朝政。越軍乘虛而入,攻陷吳國,夫差最終難逃兵敗自殺的下場。
越國得以復(fù)國報仇,西施自然功不可沒。因此,人們夸獎她、歌頌她,為國家利益不顧個人情感,可以說是為國“就義”。但是,倘若從吳國的角度考慮,她便是同妲己、褒姒一樣,是斷送一個國家的紅顏罪人了。因為她,夫差不問政事;因為她,忠臣伍子胥含冤而逝世;因為她,吳國滅亡——這些,是不是應(yīng)當(dāng)悲哀呢?
然而對于越國人,西施也并不見得令人人開心、贊嘆。就說范蠡吧,他把自己心愛的美人拱手讓給了別人,幾多苦楚幾多愁啊。雖據(jù)《越絕書》記錄:“吳亡后,西施復(fù)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钡,此時的西施早已人老珠黃,容顏不再了。正如趙明道在元曲《陶朱公范蠡歸湖》中寫的:“西施,你如今歲數(shù)有,滅盡風(fēng)流。人老花羞,葉落歸秋......”
這樣看來,這“是”與“非”也并非絕對的,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有著不同的懂得,就看你怎樣來看待。對于美女亦是如此。當(dāng)然,生的美麗本不是錯。
美女之(二)楊玉環(huán)
提起大名鼎鼎的“羞花”美女楊玉環(huán)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色彩”將她的天姿國色書寫的淋漓盡致;而杜牧的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又道出了這位唐朝美人嬌奢得寵的程度,當(dāng)時可謂是五十幾歲高齡的唐玄宗的心尖肉。
也難怪,芳齡20的楊玉環(huán)不但天生麗質(zhì),還精通音律,能歌善舞,誰人見了能不愛好,更何況是年近花甲老爺爺呢。況且,楊玉環(huán)給他的不僅僅是床第之歡,他們一起歌舞升平、喜文弄墨,儼然成了藝術(shù)知音和精力伴侶,可謂難求啊!可那楊姑娘的本事絕不僅限于此,野史有稱她還和安祿不清不楚,關(guān)系曖昧?尚趨s實在難以割舍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磥怼昂髮m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一點也不夸張。
傳說楊玉環(huán)初人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huán)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開端來。唐明皇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因而她被封了貴妃,也得名“羞花”。唐朝以豐乳肥臀為美,這一點在楊貴妃豐腴的身形上完整可以得到印證。據(jù)說貴妃身高1.55米,體重卻有120斤,果真飽滿了點,看來用“美人上馬馬不支”形容她實不為過。
想來這位以胖為美,號稱史上最簡略、最幸福的美人,也算得上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quán)利最大的一位了?勺罱K卻沒逃過政治奮斗的安史之亂,年僅三十幾歲就便被縊逝世,真叫人由衷感嘆,思緒萬千!
美女之(三)貂蟬
“閉月”美女貂蟬可謂風(fēng)度妖嬈,有著傾國傾城之貌。也是這部以男性為主的《三國演義》之中最為光榮奪目標(biāo)女性人物,出場雖然不多,卻不可或缺,形象刻畫的也是栩栩如生,叫人浮想聯(lián)翩。
相傳貂蟬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fēng)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被義父王允瞧見,王允為宣傳他的女兒長得如何美麗,意在以后施行連環(huán)美人計,于是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