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從留守北平到抗日殉國
張廉云講述父親生平
5月16日,張自忠殉國70周年。
70年前的這一天,“一戰(zhàn)于淝水,再戰(zhàn)于臨沂,三戰(zhàn)于徐州,四戰(zhàn)于隨棗,終換得馬革裹尸還,以團體軍總司令之位殉國”的張自忠將軍一生的傳奇戛然而止。
從留守北平到抗日殉國,崇尚忠義的張自忠經(jīng)歷了哪般人生沉。6月11日,張自忠之女、87歲的張廉云用清楚的思路、溫和的語氣浮現(xiàn)了那段氣壯山河的悲情往事。
“遠去的背影”
1940年5月16日深夜,日軍漢口廣播電臺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一則驚人消息:
“據(jù)前方戰(zhàn)報,大日本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在本日‘掃蕩’湖北宜城溝沿的作戰(zhàn)中,向敵三十三團體軍總部發(fā)動了決定性打擊而將其消滅。在遺尸中發(fā)明了支那大將張自忠總司令及其下屬幕僚、團長等多人……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漠的戰(zhàn)場上,對壯烈戰(zhàn)逝世的絕代勇將,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拜的默禱,并將遺骸穩(wěn)重收殮入棺,擬用專機運送漢口!
“現(xiàn)謠傳張總司令戰(zhàn)逝世,情況畢竟如何?請速回電告訴。”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獲此消息,極為震驚,連夜致電第五戰(zhàn)區(qū)查詢。
同樣認為這是一條謠傳消息的還有遠在上海的張廉云。“我是在《申報》上看到父親就義的消息的,認為又是日本人在造謠……”
父親殉國時,張廉云才17歲。而在此3年前,14歲的廉云與父親一別就未能再會晤。
家人對張自忠的記憶只能停留在1937年9月,張自忠在天津與家人趁著暮色促一別!澳翘欤赣H突然回到家中。沒過多久,他就戴著帽子穿著長袍離開了。他走的時候不讓人送,我趴在二樓的窗子上,看著父親遠去的背影漸漸消散。沒料到那竟是和父親的最后一面……”
“1940年4月15日, 叔叔張自明通過三十三團體軍駐上海機密辦事處電臺與父親取得接洽,盼望帶我和堂姐張廉瑜前往!
“在前線的父親發(fā)來電報說,批準我們前往。”張廉云至今記得接到電報一刻,她和姐姐的心情:“我倆高興得不得了!
正待出發(fā)之際,忽接張自忠復電:“待一個月后與瑜、云一同來可也!被I備要打大仗的張自忠,推遲了女兒的行期,也失去了與家人最后的會晤機會。兩個高興的小姐妹再也沒有等到父親的最新電報,直到“謊言”一語成讖。
此時,張廉云母親李敏慧的子宮癌已到晚期,正在醫(yī)院接收治療,“我們不敢告訴她實情,就只在家戴孝,痛哭流涕,去醫(yī)院時再換上平常的衣服,克制悲傷的情感!蹦赣H彌留之際,叔叔說:“五哥已經(jīng)就義了……”。
陷入昏迷的李敏慧無法聽到丈夫戰(zhàn)逝世沙場的消息,只念叨著,“師長回來了,師長回來了!
張廉云說:“父親逝世三個月后,母親也病逝了!
父母雙亡之后,1940年11月,張廉云第一次來到父親的埋葬之地,重慶梅花山。
“我到梅花山的時候,一下就看見了父親的墳墓,當時就放聲大哭。我們有意回避談父親怎么受傷、如何作戰(zhàn)。我們不愿意談這些問題,因為太傷心了。但是父親的就義,鼓勵著我和姐姐努力向上,這個力量強盛極了!睆埩苹叵胝f。
與日交涉被曲解“親日”
從1937年到1940年,在與女兒分辨的這3年里,張自忠的人生到底產(chǎn)生了什么?
直到若干年后,張廉云才知道,在這三年中,父親的人生是如此的跌宕起伏。
1937年“七七事變”前后,產(chǎn)生了兩件事:4月,時任二十九軍三十八師師長的張自忠率冀察國外旅行團訪問日本;7月28日,張自忠奉命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及北平市長等職留守北平,這兩件事當時曾經(jīng)引起輿論對張自忠產(chǎn)生了很大的曲解,甚至上海市各界抗敵后援會曾致電國民政府,請求將“親日”的張自忠“明正典刑”。對此,張廉云首次對本刊詳述其中的來龍去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