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拍磚”新版《紅樓夢》
專家和導演分析50集電視劇在還原文學巨著上的藝術得失
從指出到責備,從叫嚷到叫罵。伴隨50集新版電視劇《紅樓夢》播出時的超高收視率,是網絡上一片爭議、責難的超高人氣。對黛肥釵瘦的演員外形不認同,銅錢頭、貼片妝的人物造型有非議,臺詞、旁白、音樂乃至最重要的劇情等等,各方爭辯的焦點幾乎涵蓋了電視劇的全部。80后、90后用《紅雷夢》《青樓夢》之類無厘頭的改名來表達自己對新版《紅樓夢》的掃興和惱怒。
新版《紅樓夢》主創(chuàng)團隊、有《紅樓夢》學術背景的知識分子以及以80后、90后為主的網民,這三方分辨通過自己的話語渠道驗證“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寶黛釵”的道理之外,他們的爭辯又共同指向了一個目標: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尋求對《紅樓夢》這部中國最巨大文學作品的大眾審美取向的基準線。
在這一次關乎藝術和文化范疇的爭辯中,80后、90后的聲音無論對錯,都被認真傾聽,他們不再被主流看法視為少不更事的群體。
面對簡略、極端的批評不能心平
以知天命的年紀干了件很不安于天命的事。
50集的新版《紅樓夢》昨天終于在東方電影頻道播完了。經歷了近一個月的網民乃至媒體的爭議、辯護之后,李少紅感到這一段日子要不停地面對媒體,想著該怎么表達自己的觀點,怎么去講話,其辛苦程度并不亞于拍戲。
如果沒有當年的走馬換將、臨危受命,李少紅如今應當是遠離風暴中心的旁觀者,可以隨心腸叫好或批評。換種身份,風輕云淡的做派自然就在話語間顯露,就像楊瀾對記者所說:“最近工作忙,沒有好好看過新版《紅樓夢》,但作為李少紅的好朋友,我確定支撐她,信任她的藝術功力!毕嘈沃拢钌偌t在近一月里不停地接收全國媒體的采訪、上節(jié)目,偶爾口無遮攔幾句,就會被冠上“怒斥”的帽子,引來噓聲一片。
“將來若有機會,還讓你拍《紅樓夢》,這活接嗎?”電話那頭的李少紅沉默良久。對于這個提問,斷然拒絕,似有一朝蛇咬、十年怕繩的露怯;立馬應承,又豪勇得近乎無知者的無畏;沉默,更多代表著思考和面對《紅樓夢》所抱有的敬畏之心。
壓力之下,毫無懼色。那是手表的廣告詞,即便心坎再強悍的人,面臨如此的“言論圍剿”,壓力也是宏大的,更何況,李少紅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個強悍的女人。不過,李少紅保持認為,電視劇中很多對原著獨具匠心的懂得,是被誤讀或那些言論者基本就不想讀而急著發(fā)言搶眼球。
論及被80后、90后詬病最厲害的黛玉和寶釵的人物形象,李少紅說:“黛玉和寶釵是心坎不讓步和讓步的兩個代表,她們的生活態(tài)度并無高低、對錯之分,這其實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這也是我對這兩個人物塑造時的總綱!
李少紅認為,簡略、極端的批評看法并不能有助于藝術的進步,同時也不能讓她心平氣和。
翻拍者是推廣《紅樓夢》的功臣
《紅樓夢》和其他經典名著每一次被搬上熒屏的經歷,對主創(chuàng)團隊而言都是一次風險宏大的行動。山東大學教授馬瑞芳表現:“只要一說翻拍《紅樓夢》,就會有幾百萬人來指導你,這個要這么拍,那個要那么拍,李少紅其實很不容易。”馬瑞芳表現,翻拍者在推廣、普及經典名著上是功臣,“我一直認為王扶林、李少紅他們才是推廣《紅樓夢》的功臣,我們要給他們足夠的尊重!
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孫遜說:“現在有一種現象叫經典代讀,越來越多的人不看原著,轉而從根據原著翻拍的影視作品去懂得原著。新版《紅樓夢》在推廣原著上的作用確定是積極的!睂O遜建議觀眾們若想更好地觀賞電視劇,可以拿本原著對照著看,他自己在看新版《紅樓夢》時就是這樣做的。
87版《紅樓夢》的編劇周嶺也是翻拍名著的力挺者,他說:“我主意不斷翻拍經典著作,因為每次翻拍都會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特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