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邁出一步,都會在衰老的村/啟動某個危機,溪水里捕魚的人/他的房子總在調換蓑衣,把天空攔在窗外/暗河藏在巖石后/膽小的人看不見山洞的誘惑/
陌生的方向,總有一場艷遇/你擔心狐貍精的嘴唇過涼,風太大/她穿著白袍飄過屋頂,瓦片會睜開夜的眼睛/”
——小蠻《孤單的走一會兒》
我在讀到這些句子的時候,感到受用無窮,因為她開啟了我的思維,扭轉了我僵化的邏輯推理模式,而像“她穿著白袍飄過屋頂,瓦片會睜開夜的眼睛”這樣的句子,我則認為并非靠技巧就能寫出,而是屬于天才的專利,這是因為在詩人的眼里她能捕捉一般人所捕捉不到的東西,即她能進入那個世界,正是因為她能進入那個世界,所以她才純粹,才會有淚水流出來時,你無法斷定那代表著悲還是代表著喜,而只能說那是一種“融于”。
而和上面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絕不僅限于此,而是由更多的更好的,在小蠻的筆下汩汩流出,讓人感到一種詩意的大美,且看這一段:
我想睡在音樂里,音樂卻泛起
一些夏天的倒影。你在倒影里
對我招招手,你的笑容就,順著
告別流走。荷花
對我揮手,浮萍就,順著
秋天流走
我只有躲入,春天的芽孢里
什么都不會流走
——小蠻《我是一棵水草》
讀這段詩的時候,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到呢?若是我,我會激動,會失態(tài),會把寫這個詩的人找出來,緊緊的抱抱她,感謝她把這樣的句子從自然界的某個角落里找出來,我信任這不是她的筆和手寫出來的,而是她用一雙溫柔的小刀一樣的眼睛,一顆布滿神識的靈魂,從大自然的一個處所找出來,而這樣的句子已經在那里靜靜的等候了她很久,就等那個注定的命中人呈現(xiàn),來發(fā)明它,捧起,抱出,來世間走一遭,讓人去愛它親它。一般世俗的人從它身邊走過千萬遍是無論如何也發(fā)明不了這樣的寶貝的,這些財寶獨獨屬于某些用靈魂說話的藝術家,真正的詩人。
其實要分析小蠻的詩,是會耗掉我不知有幾的筆墨,我不想做詩評,因為我不擅長也不愛好那樣,我愛好的是從詩人的句子里能看出多少靈悟,多少對自然和人類所具有的真愛,沒有這種情懷,詩寫的再好,頂多是個匠人,而決不能說他就是個真正意義上的詩人,這種情懷是超出了某些技巧上的東西而上升到一個樸素無華的層面。再比如:
你可以把大海裝在瓶子里帶走
但請不要,帶走一聲鳥鳴
你的背包小的裝不下
一粒沙子的自由
——小蠻《請你,不要》
你能從這樣的句子里看出什么來嗎?是童真?是博愛?是一切閃光的琉璃珠,是遍體通透的翡翠玉?還是一顆鮮活的心在跳動?也許是一顆愛著一切人而歡笑而流淚的心。
僅此而已,足矣,非常的、過癮的東西!
而說到小蠻詩歌的技巧層面,我認為僅舉其思維擴大性這一點來說即可,因為,你的思維若是平面的,單線的,呆板的,不活的,那你無論如何都寫不出好詩,那么我們來看這一段:
從哪一場水中央開端伸出手臂
我來到與世隔絕的好漢地
為小小孤島添一縷歐亞大陸的沉默
書桌之外青藏高地不語
你的宣紙,鋪不出流云的痕跡
——《雅丹的手臂》
我其實還是不懂得詩歌創(chuàng)作技巧的,但我看到了這一段把手臂、歐亞大陸、青藏高原、書桌、宣紙等一些大空間小空間的意象聚合在了一起,而非常的和諧,自然,像一段飛舞縱橫順心隨便的草書,信手拈來,這便是技巧,至于是什么技巧,各人有各人的法眼,自己揣摩吧。我不想談這些,我重視的是詩人內在的本質性的東西,始終認為,沒有好的本質,絕不會做一個好的詩人。
其實小蠻的詩有很多這樣優(yōu)良的句子,那是大自然中的奇珍異寶一樣的好詩歌。我忽然腦海中跳出一句話:你的心正確,你的世界才是正確的。這些東西會體現(xiàn)在寫詩人的文字里,但作為看詩讀詩的人,其實更要如此,雖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這是指的是審視的視角,而心的的正確與否,則關系著你能否更深的更美的讀出詩人之內和之外的意味,那是些好東西,足以滋潤心靈,蕩滌俗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