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途中我仍相信霧就要消散了、即使
......
遲遲沒有,黃昏從不同的方向慢慢穿過我,放棄了我
留下更深的黑夜、在前方漸漸凹陷如一人影
穿過霧一樣的黃昏搭上六點(diǎn)的車
滿懷歉疚,不知要往哪裡去
這是作者在苦悶迷茫嗎?其實我們大陸的年輕人,甚至我們中老年人何嘗不是呢?我們每天說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誰也不知道明天的道路如何?曲折到什么程度?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情感、我們的中年承載之所累、我們的中老年的苦苦掙扎、我們老年的脆弱和無助,我讀著也映射著我明天的生活,這是我從這首詩里更深層的理解。
我從詩的技巧覺得不是很嫻熟和自然,由于作者想把情感有一個朦朧和折疊的設(shè)定,所以在意向里繞的圈子大了一些,沒有絲絲入扣的感覺,這符合作者的年齡,不能沒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就失落,作者在技巧上有冰山之美,深深的潛伏著,不露附著的痕跡,清馨又隱喻著些許,讓人們自己去釋然和回味。
從比較學(xué)方面也不失一首好詩,它屬于哲理方面的、情感方面的、思想方面的、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在里面照著自己,尋找自己,用洛夫的詩比較,【眾荷喧嘩】可能沒有【邊界望鄉(xiāng)】出名,因為前一首寫荷這一自然之物的美麗,后一篇寫一個游子的鄉(xiāng)愁或說相戀,前一篇是永恒的,后一篇只是時間和時代的產(chǎn)物,她有時代的意義也有時代的壽命;朋友你說哪一首詩好、哪一首詩又不好?再如余光中的【鄉(xiāng)愁】真是大街小巷老幼皆知的詩,如駱賓王的“鵝”和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币粯,所以讀一首詩不能簡單的說好與不好,我以為一個青年人寫出這么深邃有生活又有社會影響的詩句,已經(jīng)很好了,這是一次參賽,也是新手上路吧,我們的評論不應(yīng)該是:評頭品足、下車伊始、無的放矢的,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又有禮;看一看大陸獲金獎的詩歌作者、他們的水平就是至高無上嗎?又能遜色到那里去?我不以為。人無完人詩也無完詩。完整的詩中有詩經(jīng)和流傳的唐詩宋詞,它們也有局限和不足的。
我欣賞評審人員的評語:(1)此詩氣氛迷離,用重複字詞產(chǎn)生綿密效果;對時間的不可掌握,有很深的體認(rèn)。(2)詩人用綿密音樂性的文字,仔細(xì)鋪排,描述黃昏的心境,人走過美麗、走過成熟,已經(jīng)知道人生了,對青春、對生命有種種省思。(3)這首詩太棒了,閱讀時感覺我就在這詩裡,彷彿說的就是我的心。
我更祈盼這首詩的作者不斷成長、有更多的磨礪;待到楓葉滿天的深秋時節(jié),作者一定有更深邃淡定哲亦和理性的詩句。期待著……也期待我們寫詩的朋友。希望這樣的討論是經(jīng)常的有意義的,謝謝朋友提供這麼好的資料和空間……
我把臺灣的幾位詩人的詩附錄、欣賞中有比較,也提升著我們的閱讀和評論水準(zhǔn)(詩的格式我調(diào)整了)。
穿過霧一樣的黃昏//*林達(dá)陽
最好的日光已經(jīng)來過這裡,午後六點(diǎn)的車載滿旅人,穿過
霧一樣的黃昏,面無表情的旅人,在鐘聲裡抱著別人的
行李,在鐘聲裡、微微震動的引擎持續(xù)運(yùn)轉(zhuǎn)
金色的慾望潤飾了生活的鋸齒,化作汙水
流出不再吹奏的管樂器
最好的樂器也曾穿過風(fēng)雨的洗劫、留下音樂,穿過敘事的歧路
留下樂手──不存在的小鎮(zhèn)裡、或許也有樂手如我
等待野草自己動搖傾身指出風(fēng)的捷徑
一支老歌,穿過日子的攔阻,邏輯的
限速,往日雲(yún)雨在我四周
變化還原
成為光、以及迷霧,空白的手札裡世界為我留下難題:
“最壞的故事該如何言說以一種更理想的外國語”
我默默捲舌試著發(fā)音,黑色刺青露出
在霧一樣的黃昏裡──晴天的閃電
青春的暴雨、有人撐傘,碰觸草本植物一般的祕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