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啟動了一個建設永定河綠色生態(tài)走廊打算,試圖讓斷流30余年的母親河——永定河全線恢復水域生態(tài)。全部工程預計總投資170億元,打算在2010年至2014年實行完成。永定河北京段長約170公里,平均攤下來,該打算平均每公里將耗資1億元。
永定河生態(tài)走廊將建6個湖泊,其間用溪流串聯(lián),自上而下形成溪流——湖泊——濕地連通的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為讓水流循環(huán),還將修建一個循環(huán)工程,每天把流下去的水調(diào)到上面再流下來,周而復始。
本報記者周喜豐 龍濤 北京報道
“這也有些黑色風趣,計劃中第一句話就是要讓永定河成為有水的河,這個有點讓人啞然失笑!2010年北京市“兩會”期間,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談到北京生態(tài)新城計劃時,這樣說道。
是的,連母親河都沒有水了,這對于北京是一個多么大的“黑色風趣”!
今年,北京啟動了一個宏大的打算,拿出170個億來治理170公里長的永定河(北京段),為這條斷流30余年的河流輸血造景,意圖將其建成一條縱貫南北的“綠色生態(tài)走廊”。工程的完成時間正好與“南水北調(diào)”全程通水的時間相吻合——2014年。
事實上,170億換不回一個自然奔跑的永定河。我們從源頭向下,試圖去探究這條河流的水是如何一點一點消散的,探究北京水源危機背后不可疏忽的細節(jié)。
官廳水庫成風沙源
人進水退
永定河翻山越嶺,經(jīng)過百余公里的跋涉,出幽州峽谷,進入山區(qū)與平原的過渡地帶,三家店水庫。這里也屬于永定河進入北京的第一座城區(qū)——門頭溝區(qū)。
三家店水庫水面并不廣闊,與其說是一座水庫,還不如說更像是一個人工湖。往上,永定河兩岸正在砌護坡,施工人員說將于8月15日完工。堤壩上將植樹、植草皮,植樹是為了防風沙,植草皮是為了雅觀。
河道里雜草叢生,與人比高,這是荒蕪了數(shù)十年的永定河河道,大河道里面還有一條小河道,為了留住永定河的水不滲入地下,小河道里鋪著防滲布。在生態(tài)專家看來,這反而隔絕了對地下水的補充,并不是一種明智的方法。
往下,一道水閘橫亙兩端,永定河在這里戛然而止。永定河已斷流30余年。因為斷流,地圖上藍色河流標記對應的通常只是裸露的河灘和河道里的雜草、砂石。
沿河堤路往南,從城市里流出來的污水直接排入了永定河,一攤攤的黑水、被傾倒的生活垃圾,散發(fā)惡臭。
在盧溝橋,“盧溝曉月”是人造的,河道里的水是引過來的,是靜止的湖面。這似乎僅僅是為了再現(xiàn)這個曾經(jīng)的“燕京八景”,留住歷史,給游人一點視覺上的安慰。
“河聲流月漏聲殘,咫尺西山霧里看!泵鞔娙藯顦s的這首詩刻畫了當年“盧溝曉月”的美景。那時,盧溝橋是進出京師要津,橋下水流滾滾,橋上過客如織。今天,盧溝橋已不再通行機動車,過往的是大部分是游人。
一路往下,從門頭溝到大興、房山、豐臺、石景山五個區(qū),永定河流過北京,流向渤海灣,卻并無水流。事實上,已不能用“流”來闡釋這條干枯了30年的河流,它對應的不再是水,而是沿河兩岸、周邊鋼筋水泥的“叢林”。
有城市的處所,反而沒水了。這是一個隱喻。在北京水問題專家王建看來,這并不是偶然,“人進水退”在中國各地成為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
王建曾經(jīng)在2007年6月27日至7月中旬,從永定河的源頭一直走到渤海灣。在王的記憶中,永定河源頭,山西寧武縣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新宜人,綠樹成蔭,流水潺潺。源頭往下,他看到的第一個村就呈現(xiàn)了缺水的癥狀,因為煤窯的開掘,過去直接喝山泉的村民只好從山里用管子引水下來,“半天接不了半盆水,村民非?鄲馈薄
下距管涔山不過幾十公里,以三口噴涌的泉眼而著稱的寧武“三泉灣”,如今只剩下一眼還在涌水,水注直徑也小了很多。作為永定河的源頭,管涔山曾大面積砍伐森林、開荒種田,造成水土流失,上世紀90年代又大開煤窯,損壞了地下水系。當?shù)貫榱嗽黾痈杏^,在三泉灣僅剩的一口泉眼架設鐵管子加壓,使它仍然噴出兩米多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