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宋江在柴進莊上與武松一見如故,待武松回鄉(xiāng)省親,宋江十里相送并取出十兩銀子相贈。武松知宋江殺了閻婆惜在逃,正需用錢,故推辭不受,無奈宋江情真意切:“你若推卻,我便不認你作兄弟!逼鋵嵈伺e于武松,無疑于雪中送炭,故此后武松肝腦涂地予以報答也在情理之中了。
還有李逵,不過是貪酒好賭而已,宋江不問借錢何用,即贈紋銀十兩,并對戴宗道:“這些銀兩何足掛齒,由他去賭輸了罷,若要用時,再送些與他使!贝撕蠛诶铄又鲌D報,拼死殺出一條血路救宋江出了死牢。
宋江幾次大難不死,無不是靠各路朋友舍命相救,才得以化險為夷。作者由此得出結(jié)論:存錢不如存朋友。
此結(jié)論乍看不無道理,然而細品卻覺得心中頗不是滋味:原來所謂的生死之交,是這么來的!雖說是患難見真情,但若是宋江沒有錢,他還能交到那些朋友嗎?
何為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笔ト藢ξ覀冋f,交友當交正直的、誠信的、知識廣博的朋友,僅此而已。說實話,對圣人此言常有疑惑,比如便辟、善柔,只是性格而已,若說性格暴躁、優(yōu)柔寡斷的人不可為友的話,該是性格歧視了吧。性格非品德,比如黑李逵,其脾氣暴躁無人能比,而其義氣也是少有人可比的。
圣人的諄諄教誨中,并無提到生死之交。所以那疑問就始終還在。
當然對于宋江的樂善好施,本人覺得也沒必要予以否定。首先,較之為富不仁的守財奴,如葛朗臺之流,及時雨要可愛太多。其次,似乎也沒有從任何研究水滸的作品中讀到過關(guān)于宋江此舉只是收買人心之說。如確系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舉——也許是吧,如果一個人對他人的資助讓人絲毫領(lǐng)略不到施舍者的居高臨下,讓人覺得能夠接受并且很樂意,是不應被懷疑其居心的。如此,存錢不如存朋友,只是結(jié)果而已,和動機無關(guān)。我只能說,是那文章的作者解讀有誤了——“宋江不傻,錢財乃身外之物,留著也不會下蛋,與其存錢,不如存朋友。人在江湖漂,哪能一輩子順風順水?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
這樣的解讀,未免太功利了些。然而,原本是功利的社會,也怨不得作者的吧。是否可以這么說呢?有錢未必能交到生死好友,而生死之交必得金錢鋪路呢?
如此想來,我輩此生,豈不悲涼!我們不比宋江堪稱大款,沒有宋江有錢,當然不能像他那樣揮金如土,還可以淡然一笑說,十兩錢,毛毛雨啦,若要用時,再送些與他。也不會像他那樣說,你不要我的錢我就跟你急。別說我們,武松、李逵本身就是很好的例證啊,落魄潦倒之人,到處借錢尚且不得,何言施恩于人、富藏刎頸之交以備不時之需呢?只是水滸粗粗看過一遍,且時間過去了好久,不記得貧窮無積蓄的武松、李逵二人可有如他二人這樣肯為自己拼命的朋友呢?
我們不比宋江,我們掙了工資,要生活,除了吃喝還要買房,還要存點兒以備不時之需。然也常會有朋友偶爾手頭緊張需要周濟一二者,說三五天即還?辉手,卻常有三五年不還者。如此,也只好隨之去了,不用錢絕不開口提還錢之事,只是為難啊,不想既做了好人又得罪了朋友而已。此時,真的相當?shù)牧w慕宋江,金錢多多,自然可以視之如糞土,并且,可以讓臭哄哄的糞土上開出嬌艷欲滴的花朵來。
羨慕宋江的富有。我若如他,定當指點江山,長吟“大風起兮云飛揚”,“糞土當年萬戶侯”了。
有句俗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世態(tài)炎涼自古如此,還有什么可嘆的呢。還好,生逢盛世,無須如同梁山好漢那般爭戰(zhàn)沙場,拼死撕殺,那么,生死至交,權(quán)且不去想了!皼]有錢就沒有朋友”,也暫且去墻角面壁去吧。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