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問題就是關(guān)于冷暴力的問題。為人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天長日久,總會對孩子說一些傷自尊的過頭話,有時候一些行為也不知不覺的傷害或影響到孩子的自尊。比如:你好笨、你什么都不是、這個樣子就別念書了、你看誰誰都比你強等等,這些都是損傷孩子自尊的話。我在這里說這些,并不是我做的很好,我也是一個經(jīng)常有意無意給孩子冷暴力的母親。有一次,小女兒對我說;“你帶姐姐去參觀清華、北大的校園,可沒帶我去,是不是覺得我沒什么希望?”我聽了不僅心頭一震,是啊,怎么就沒有想想她的感受呢?其實,當(dāng)時她也是跟著一起看的,只是我的指向是讓姐姐看。無意中還是傷害了另一個的自尊。家庭冷暴力最主要的是不能給孩子以信心,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作為父母要經(jīng)常用語言給孩子已肯定,尤其是幼年的時候,要讓孩子樹立起足夠的信心,這是做父母的責(zé)任。這一點,我也是經(jīng)驗之談。是孩子反過來教我的。這點,我很慚愧,說實話,不是對哪一個沒有信心,而是過于放心的反而不太關(guān)注,反而還給孩子帶來了錯覺。為人父母,怎樣用心樹立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如果生活讓我重來,我會把孩子教育的更出色?上顩]有如果,做父母也是邊學(xué)邊做。
第三個問題就是生活方式和子女沖突的問題。這一點,恐怕那個家庭也經(jīng)歷過。在吃飯的問題上,我們家是經(jīng)常的沖突,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各做各的選擇,常常是做兩樣飯,孩子一種,父母一種。說到這個,我就想起前些日子我們?nèi)衣眯械氖。先后和兩個孩子積聚到一個城市,應(yīng)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可是如果缺少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可能就不快樂了。在一些問題上不能強行的和孩子講大道理,不該拿“孝”這個帽子隨便壓給孩子。我們一家四口常常是在吃午飯的時候因為吃不到一起而分成兩組,兩個孩子一組,我和先生一組,各吃各的;玩的時候有時候也有分歧,那就各玩各的。我這種做法,我的同事會很不理解,認為我太慣孩子了,可我覺得這是對孩子的尊重。我們本來是兩個時代的人,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審美觀念就是不一樣,為什么要在這些問題上彼此強求對方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彼此尊重,各取所需,這沒有什么不好?孩子是在慢慢地長大,將來有一天他們也會為人父母,同樣也會和自己的下一輩發(fā)生各種各樣沖突和分歧,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那也會理解父母今天對他們的理解和付出。
可見,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控制與欲烈了不行,關(guān)注的少了不行,不理解孩子不行。為人父母是大學(xué)問。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很幽默地說:過去父母養(yǎng)我們,每天想的是拿什么給我們做飯吃;現(xiàn)在我們做父母每天想的是給孩子做什么飯吃?拿什么做飯?做什么樣的飯?這里面包含著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也包含著生活方式的差別,就是兩代人的不同。為人父母要認識到這一點。
至于孩子們說父母是他們的“禍害”,我覺得還是有些言過其實了。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尊重父母這是雙向的。作為孩子怎樣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也是現(xiàn)實社會中的大問題,也該引起社會的重視。一個孩子要懂得什么是生恩,什么是養(yǎng)恩,如果連這一點起碼的良知都沒有,這個孩子肯定有問題。父母就是有再多的錯也沒有理由把自己的父母稱為自己的“禍害”,這是一個基本的道德原則的問題。
希望天下父母多多理解孩子,多多反省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尤其是作為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孩子學(xué)會愛,懂愛,理解愛,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種植愛的種子,讓孩子愛父母,愛人生,愛世界,愛自然,懂得愛,心中有愛的孩子肯定不會怨恨自己的父母。也希望天下子女懂得什么是生恩,什么是養(yǎng)恩,多多體諒父母,理解父母。父母永遠不會成為孩子的“禍害”,父母的胸懷可以容納天下所有的孩子,天下的孩子未必都能理解容納所有的父母。
讓孩子學(xué)會愛,教孩子學(xué)會愛是父母的責(zé)任。
愛父母,懂父母,不怨恨是孩子的責(zé)任。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