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在某國的國家館內(nèi)一老者可能是實在走累了,在一樓梯側(cè)面的地上剛坐下,這時一名年輕的志愿者就走了過來,很禮貌的說:“請你起來,這兒不容許坐”。老者立即就想站起來,可是畢竟年紀大了腿腳不機動,試了幾次都沒能站起來,如是就向志愿者求助,說:“姑娘,麻煩你拉我一下好嗎?”得到的答復(fù)是,“對不起,我沒這個任務(wù)!边是我的一位同事看不過去,伸手將老者拉起。這也不過就是舉手之勞的事,志愿者卻認為是她任務(wù)范疇之外的事,我不知道志愿者的任務(wù)范疇包含哪些內(nèi)容,是否有嚴格的規(guī)定超出任務(wù)范疇就不容許去幫助別人?
場景二,在世博園內(nèi)乘公交車,見一老外(可能是歐洲人吧?)拖著一個沉重的箱子上車艱苦,立即就有一位站臺工作人員和一位志愿者上前幫忙把箱子抬上了公交車。這充分的體現(xiàn)了我國禮儀之邦的人文關(guān)心和助人為樂的精力,游客無不為之驕傲?墒墙酉聛懋a(chǎn)生的事卻叫人大跌眼鏡,還是在同一站臺,有兩名女同志各推著一輛嬰兒車肩部都挎著包,同樣是遇著了上車艱苦的地步,站臺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也都看見了,卻誰也沒有要上前幫忙的意思,工作人員反而還在催,“趕快上車,別擋在門前!边@時游客們卻紛紛伸出援手把兩輛嬰兒車搬上了公交車。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上面組織者交代下來的,對外國人要充分的體現(xiàn)我文明古國事禮儀之邦要對他(她)們進行周到的人文關(guān)心和幫助,對國人就別那么客氣了。這使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家里很窮,過新年為了裝門面做一件新褂子罩在破棉襖的外面,外面看上去很光鮮,可是風(fēng)一吹破棉絮還是露到外面來了。世博園里也有不少外國人,不知道當他(她)們看到這種情景會作何感想。他(她)們還會認為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以人為本、提倡人文關(guān)心的國家嗎?
在世博園參觀期間,我在美國國家館觀看了一部短片(標題是美國精力),短片中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有這樣一段話,“家庭是社會的重要部分,我們要器重家庭,我們要愛我們的父母,要尊重我們的父母,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從而使我們的社會得到穩(wěn)固、和諧和發(fā)展……”總統(tǒng)先生竟把這樣一些瑣碎的“小事”視作美國精力,在某些人看來可能感到不可思議。但如果我們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家人,也不愛自己周圍的人。他能去愛社會、愛國家、愛全人類嗎?他能做到尊重生命以人為本嗎?我想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提倡人文關(guān)心,就要從愛家人、愛身邊的人做起,伸出你的手將身邊的人拉一把,不要在破棉襖外面包一件新褂子裝門面了。更不要政治作秀——在春節(jié)來臨時拿一袋米,拎一壺油帶上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到艱苦群眾家去送上五十或一百元的紅包,然后報紙出來了,電視消息出來了(可能該消息要播一個星期)某某領(lǐng)導(dǎo)關(guān)心艱苦群眾,給艱苦群眾送溫暖。這與在破棉襖外面包一件新褂子是沒什么差別的。唉,還是打住吧。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