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報一篇《今年有位古文奇才》引起讀者強烈關注,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寫成,自如應用大批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誰?記者昨天采訪了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他對這位考生表現(xiàn)高度贊美,“相當難得!前途無量!以他現(xiàn)在的文化修養(yǎng)完整可以被破格錄取!”而語文基礎知識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也表現(xiàn)在看了這篇“奇文”后,自己光對字詞的注釋就寫了4頁。但由于考卷仍處于加密狀態(tài),閱卷老師也不知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誰。盼望這位“古文奇才”或知情者看到報道后主動與本報接洽(熱線電話:025-96096)。
“看到這篇奇文的第一感到是,很驚訝!在中學生中絕對是絕無僅有的!”吳新江老師是古典文獻學專家,雖然他負責的是語文基礎知識部分的閱卷,但當作文閱卷組發(fā)明這篇奇文時,只能請他來救濟,“不僅普通閱卷老師不認識,看不懂,就連我這個教古典文獻的老師,也不全懂,有些見過但沒用過,還有四五十個古字基本不認識;厝ズ笪也殚啿牧,做了注釋,光注釋就寫了滿滿4 頁!”不過光會用文言,會寫古字還不算什么,這畢竟是高考作文,切題才是第一要務。“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位考生和《赤兔之逝世》、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的都不一樣,他的作文寫得非常切題,寫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天地的和諧,他用他的特別語言和特別文字來自由表達這樣的主題,非常值得嘉許!”而且對這位考生的文風,吳新江也大力推重,“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是古老的文言,有賦體特點,也有駢文特點,非常擅長描寫,文采恰到利益,特點是拙、實、沉,我印象中,這種文風和漢代楊雄以及近現(xiàn)代的章太炎、魯迅比較接近,作為中學生,非常出類拔萃。而且他的古字也好,典故也好,應用得非常流暢自然,可見這種文化修養(yǎng)已經(jīng)內化為他自己的東西。”吳新江本學期正好在南師大文科基地班教授實用文言寫作,“不過我還沒見過這樣的學生,我認為他在這方面的程度已經(jīng)超過我了!眳切陆t虛地說。
而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也對這位“古文奇才”推重有加,“簡直絕了!”何教授說,“這篇文章洋洋灑灑、一瀉千里,非常難得!我想他在這方面的修養(yǎng)已經(jīng)相當高了,不是一般的優(yōu)良可以形容。以他現(xiàn)在的程度完整可以被高校破格錄取,如果招生政策容許,他甚至可以直接攻讀研究生。”
這畢竟是一位什么樣的考生?大家都充滿了好奇。“我料想,他必定特別愛讀書,而且讀過很多書,對于楊雄、章太炎、魯迅的文章爛熟于胸,第二,他確定非常聰慧,作為高考考場作文能寫出這樣的程度,靠耍小聰慧可做不到。一句話,真是不簡略!”吳新江說。 (張 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