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曹操提倡薄葬
至于為啥那么寒磣,河南考古研究所表示,那是因為曹操本人提倡節(jié)儉,他主張薄葬。而且,曹操在位期間,連年征戰(zhàn),勞命傷財,財力消耗相當大,從體恤民情的角度來看,也應是薄葬。
4、史無“魏武王”稱號,只能是造假
這次認定曹操墓的重要證據之一,是石碑上的“魏武王”字樣。對此,歷史學者、河南開封文聯書畫委員會主任林奎成說,“曹操生前叫魏王,死后謚號是武王,不可能叫魏武王!
林奎成說,曹操生前受漢封,先封“魏公”,繼封“魏王”!肮焙汀巴酢倍际蔷籼枴2懿偎篮,謚號“武王”,對他的稱呼只能是“武王”,絕不可能是“魏武王”。
在曹操死后的曹魏王朝時期,對曹操本人的稱呼只可能有三種,即太祖(后曹丕追謚的廟號)、武皇帝、太祖武皇帝,不可能稱之“魏武王”!耙来朔赐疲F在曹操墓中出現‘魏武王常所用’系列石牌,只能是造假!
【回應】:急急忙忙雕刻的
“要是你仔細辨認,會發(fā)現,魏武王三字很潦草。為啥?古代王陵都是生前就開始打造,所以都是精雕細刻的。曹操死后,曹丕稱帝,這中間有8個月空白。而人死后,要入土為安,怎么稱呼曹操呢?倉促之間,刻了石碑。”劉慶柱說,仔細看,魏武王三字都比較潦草,這說明是當時急急忙忙雕刻的,而不是生前就開始打造的。
至于為啥是魏武王,河南考古所研究員郝本性說,魏是曹操的封號,武是曹操的謚號,王是爵號。把這三者放在一起很正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