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周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長的消息頒布后,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海春第一時間撰文分析周濟的從政之路,稱其是“領導學上的一個經(jīng)典案例”。
陳海春曾與周濟共事多年。
早年,兩人同屬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機械設計教研室。后來,在周濟任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和科技開發(fā)總公司總經(jīng)理時,陳海春是公司辦公室主任。此后,在周濟任校長和教導部部長時,兩人工作接觸甚多。
去年,陳海春在周濟被免去教導部部長職務的半個月后,專門撰文講述了他與周濟來往的一些事。
從政之路:
從班長到中國工程院院長
周濟擔負“領導職務”由來已久。
陳海春說,周濟在高中時就擔負過班長和校團委副書記。在清華大學時,他擔負班團支部書記。
1970年,周濟從清華大學畢業(yè),奔赴高中時就定下的方向——新疆。在新疆8年,他做過校辦工廠廠長。陳海春認為,周濟在這幾年間“從抓革命到促生產(chǎn),得到了錘煉”。
1980年,周濟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機械工程系學習。他在美留學時,出任“紐約布法羅地區(qū)中國留學生會負責人”。在這個地位上,他接觸到了一些不簡略的人。陳海春在11日的博客中流露,周濟后來曾說,他受益于這個職位。
回國后,周濟認為,“大的事業(yè)要有大的團隊”。陳海春分析說:“他對外大聯(lián)合、對內(nèi)大團結,把一個底本是機械學院比較邊沿化的教研室,通過學研產(chǎn)和諧發(fā)展,迅速變成學院乃至學校最有活力和實力的單位。”就這樣,周濟的才干顯露。
1984年起,周濟歷任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院長,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校長,省科技廳廳長,武漢市市長,教導部部長,中國工程院院長。
工作之道:
以商量的口吻與人來往
周濟在教導部工作期間,陳海春曾被借調(diào)過去。
期間,教導部的人告訴陳海春,周濟在做普通教師和學校領導時也常去教導部匯報工作,“有時幾天來一次”。他們有時碰到周濟,會問:“怎么還在北京?”周濟總是笑著說:“我回了趟學校,又來了!
“他是個大教授,但沒有大教授的架子;當了部長,也對當年關照過他的下屬表現(xiàn)謝意”。
陳海春見過周濟的父母,一位是非常精明的老大爺,一位是非常豪放的老太太!爸軡男愿窦娴酶改傅淖甜B(yǎng)”。
2004年,陳海春被借到教導部參與起草文件,這是一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導工作的文件。文件的起草以教導部為主,其他部委參與。陳海春回想說,其他部委參與起草的人,年紀一般都比周濟小,但周濟對他們非?蜌,“以商量的口吻來往”。
成功轉(zhuǎn)型:
領導學上的一個經(jīng)典案例
陳海春說,他在周濟身邊工作期間,周濟時常提起他在清華大學的經(jīng)歷。
一天,陳海春陪周濟出差在路上閑聊,周問陳:“為什么清華大學的畢業(yè)生不少人都發(fā)展得很好?”
周告訴陳,發(fā)展得好的,基礎上都是當年的學生干部;這些學生干部有一個標準口號:“聽話,出活!
“聽話,就是要把領導交辦的事情聽進去;出活,就是要把領導交辦的事情做好。”周濟出任教導部部長后,在一次司局長會議上專門把“聽話、出活”作為對下屬的請求。
10年前,周濟從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崗位上離任當晚,把陳海春等幾位身邊工作人員找了過去,從頭到尾認真將學校的戰(zhàn)略計劃——《華中科技大學創(chuàng)立世界著名高程度大學戰(zhàn)略計劃(2001—2020年)》梳理了一遍。
在不少人眼里,周濟是個“工作狂”,就像一個“永動機”,從來不知疲憊。他從國外回來不倒時差就開會;他任教導部部長期間,教導部9樓的燈光從來都是整棟樓中最后熄滅的樓層。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