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shù)后恢復(fù)期,家人對張倩百般照顧。而這段時間,張倩找到了更多有關(guān)如何才干生女的材料。時隔1年多時間,張倩第二次懷孕了。對于家人來說,這是大喜事兒,全家人再度忙乎著迎接小生命的降臨。可對一心盼女的張倩來說,卻是既等待又擔心。好不容易等到懷孕5個月,一檢查,又是男嬰,張倩淚流不止,再次征得丈夫批準后,做了第二次引產(chǎn)。這一次,她和丈夫?qū)θ胰酥e稱:胎兒有異樣,為保險起見,決定拿掉孩子。腹中的孩子又沒了,但為了孩子和全家人的幸福,大家都感到“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對張倩仍然百般照顧,并等待她第三次懷孕能順利誕下一個健康的寶寶。
32歲時,張倩第三次懷孕,她坦言,這次懷孕她從一開端就充滿了莫名的緊張和膽怯。從斷定懷孕那天起,她就對丈夫說:“如果還不是女孩的話,我還是不會要哈……” 最后的成果還是張倩不顧全家人反對,毅然做了第三次引產(chǎn)。
“我真的很無奈……”劉先生說,自己無數(shù)次地對妻子表現(xiàn),男孩女孩都一樣,他都愛好,但張倩卻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劉先生坦言,自從這以后,他對妻子的情感開端有了一些變更,“之前她墮胎我很心疼,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引產(chǎn),我感到她越來越不可理喻!
“我就是不明白,她為什么非要生女兒不可!”劉先生說,張倩第三次墮胎后,全家人對她的態(tài)度可以說是眾叛親離,大家都無法懂得她在“生孩子”這件事上為何會做得如此偏執(zhí)。尤其是劉母,多次到寺廟燒香,說是為未見天日的幾個嬰兒祈福,甚至勸他和張倩盡早離婚。
今年,35歲的張倩第四次懷孕,那個令全家人擔心、難過、誠惶誠恐的“懷孕5月期”又到了。不顧家人反對、甚至不顧自身安危,張倩得悉腹中胎兒為男嬰后,又一次做了引產(chǎn)手術(shù)。這一次,她換來的不再是家人的體恤照顧和丈夫的寬容忍耐,而是丈夫的一句:“我們離婚吧”。
劉先生說,因為張倩頻繁墮胎的事,他的父母都勸他早點離婚算了,但念在多年的夫妻情感上,他始終下不了這個狠心。他一度盼望,隨著時間流逝,張倩一心生女的想法會轉(zhuǎn)變。但在苦等八年,痛失四個孩子后,劉先生終于明白,“張倩鉆進了牛角尖,連她自己都無法自拔。她的心太狠了,不僅是對4個還未降生的胎兒,甚至是對我,對她自己!她每次懷孕的心情都不好,很擔心,很緊張,這樣生出的孩子又怎么會健康呢?我想我們還是離婚吧!
對于丈夫的“絕情”之舉,剛經(jīng)歷了手術(shù)苦楚的張倩非常傷心。她說,自己在生女兒這件事上“一賭再賭”,甚至當醫(yī)生忠告她,作為高齡產(chǎn)婦,墮胎次數(shù)多了,今后恐怕再難懷孕,自己都在所不惜,其實完整是站在全部家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因為很害怕一旦生下兒子,二十年后自己和丈夫都老了,還得為兒子的成家立業(yè)拼上老骨頭,“他卻不明白我的良苦居心”。
社會壓力 扭曲了生育觀
從事文秘工作的張倩雖然已經(jīng)35歲,但看上去很年輕。在和她聊到“非女不可”這個問題時,她表現(xiàn)出極度渴望的一種“私欲”。
記:你是受過高級教導(dǎo)的人,難道不明白生男生女不是人為能把持的嗎?為什么會照網(wǎng)上的說法去做,給你的家庭造成困擾呢?
張:我感到那些未必是假的,應(yīng)當說是經(jīng)驗之談,而且對身材也沒有害處。我知道這樣做未必必定能生女孩,但幾率總會高些。我真的很想要個女兒,如果老公想要兒子的話,只要我先生個女兒,再給他生個兒子也行。
記:你的想法和做法確實有點奇怪哈,你為什么非要生女兒呢?
張: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男孩兒到了青春期就成了外人,成家就變成親家的兒子,但女兒就不會,會一心向著自己的父母。因為我就是這樣的。而且,現(xiàn)在不都在說生兒子壓力大嗎?這個壓力并不是指撫養(yǎng)、教導(dǎo)的壓力大,而是指為兒子攢錢娶媳婦的壓力大,如今的女孩嫁人非得有車有房,這個壓力從孩子生下來,做父母的就要背起。但如果生的是女兒的話,只要讓她接收好的教導(dǎo)就行了,不用擔心她以后的嫁妝……而且我的娃娃我想讓我的父母帶,這樣會和他們親一些……現(xiàn)在好多家庭不都是女方的父母帶孩子嗎?男方的父母想帶還不讓呢……女兒好,生個女兒我就把她打扮得像個洋娃娃。一到夏天,我就給她扎上小辨,穿上小裙子,我做夢都會笑出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