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次實驗基地會議昨日在濟舉行,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在報告中直陳應試教育的危害。他提到,2009年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協(xié)會涉及到對29個國家的評價,其中中國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排名倒數(shù)。
張志勇說,魯迅當年曾經(jīng)說過什么是悲劇?悲劇是把人生識破了給大家看。我今天是把教育的面目揭掉給大家看一看,我們的教育有哪些令人憂慮的事情。
首先,用簡單的升學指標管理學校教育。校長有三件事情:管錢數(shù),管分數(shù),管人數(shù)。管好這三件事情就行。所以我們長期以來或明或暗地用指標來管理教育,不是我們沒有人才。
張志勇手里有一個小黑板的照片,是他在高中的時候拍的,好多照片都是我到學校調(diào)研的時候隨機拍的,上面寫著:世界上有十八歲的朽木,也有八十歲的長青樹,世界上有四種人:人渣、人手、人才、人物,你要當哪一種人?我們不能成為貴族的后代,但我們可以變成貴族的祖先。這是我們當前很多勵志的教育。你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找不到這樣的例子。
今天的孩子在學校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我們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種聲音,4點下課了我還沒有下班呢,你這個學校怎么這么不負責任呢?他們又想到,你為什么不對你的孩子盡到教育的責任?我給有些同志講,我們教育工作者奉獻一點兒沒有關(guān)系,問題是我們奉獻的結(jié)果、圈養(yǎng)孩子的結(jié)果,對社會、對孩子、對國家是有害的。
所以我說課程改革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是教育要關(guān)注生活,如果學校教育背離了生活,這場改革注定要失敗。
學校教育包辦的越多,離真正的現(xiàn)代教育越遠,對教育的危害越大。我們現(xiàn)在一些地方,寄宿制學校大行其道,我是非常擔心這個問題,交通不利的地方可以建寄宿制學校,為什么交通便利的地方也要建寄宿制學校?地方政府官員有政績觀,可以拉動地區(qū)建設(shè),教育部門呢?有政績觀,可以拉長學習時間,便于控制學生所有時間都在上課。老百姓不懂教育,一看這樣好了,受點兒苦也沒有關(guān)系。
但危害的是國家的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有一些寄宿制學校宣傳提供保姆式服務(wù),我說真是對教育的無知和無恥。你能包辦到什么時候?到20歲、30歲、包辦終生?所以我說放棄圈養(yǎng),讓學生回歸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這是中國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