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的功能是逐漸下降的。30歲就開始走下坡路,35歲是一個陡坡式的下降,所以,婦女在25歲到28歲生育孩子是最好的,年齡增長再加上合并其他的疾病,不僅不容易懷孕,懷上了也特別容易流產,孩子出現異常的機會也比正常年齡的婦女要高。
做試管嬰兒的費用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促排卵藥物和輔助用藥費用,另一部分是手術及實驗室操作費用?偟幕ㄙM在2萬至3萬多元不等。
試管受精的潛在風險
試管嬰兒是把見不了面的精子和卵子拿到體外讓他們結合,所以又叫體外受精。這個過程有一定的風險。
第一,用比較大量的促排卵的藥物,病人可能卵巢刺激過度、卵巢扭轉,是否可能引起卵巢腫瘤也需要關注。
第二,在穿刺取卵的時候可能會疼痛、出血,損傷臟器,或者是大出血,可能會引起感染。
第三,種植進去以后不一定能受孕。
另外,試管嬰兒的雙胎率比較高。為了受孕,一般規(guī)定35歲以下放兩個胚胎,35歲以上可以放三個胚胎。自然懷孕的雙胎率是80個里面有一個,試管嬰兒中雙胎率高達百分之十幾。雙胎的孩子因為重量大,發(fā)育不一定很好,母親負擔過重也可能有早產。如果放三胎以上,還需要減成兩胎,減胎的過程當中也會有風險。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的一項研究顯示,試管嬰兒出現心臟病或兔唇等某些出生缺陷的可能性要略高于自然受孕的兒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曾援引統(tǒng)計數字稱,試管嬰兒患有先天性缺陷的比例是普通嬰兒的兩倍,而且試管嬰兒患心理疾病尤其是自閉癥的可能性也較大。不過,目前并沒有研究表明,這些情況是由父母的“不良基因”導致的,還是由于試管嬰兒技術本來的缺陷。我國對2004年之前出生的試管嬰兒隨訪結果顯示,總的出生缺陷率二者無統(tǒng)計學差別,試管嬰兒還略低,可能與我國不孕治療后妊娠的患者有更好的醫(yī)療條件和家庭環(huán)境有關。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約翰·艾特金表示,試管受精的危害主要是人類目前與試管受精技術配套的基因篩選技術不成熟造成的。在進行受精卵結合時,技術人員很難將含有致命基因的精子“揪”出來。另外人類必須意識到人工授精時,精子的老化和損傷是非常危險的。試管嬰兒如果用一個年老男人的精子,會增加孩子日后患上孤獨癥、精神分裂癥、癲癇等病的可能性。
我國有200多家助孕中心得到衛(wèi)生部批準可以實施試管嬰兒技術,沒有資質的機構不能嚴格遵守技術規(guī)范以及控制適應癥和禁忌癥。因此想嘗試試管嬰兒技術治療的夫婦,一定要到有輔助生殖技術資質的醫(yī)院進行診治。
鏈接
試管嬰兒技術的3大變化
試管嬰兒技術是“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包括從婦女體內取出卵子,放入試管內培養(yǎng)后,再加入處理過的精子,使卵子受精,經過繼續(xù)培養(yǎng)后,受精卵發(fā)育成幾個細胞而成為早期胚胎,再將這早期胚胎移植到婦女子宮內,發(fā)育成胎兒。由于這個過程的最初階段是在試管內進行的,故名“試管嬰兒”。這是目前國際上治療不孕癥使用最廣泛的輔助生育技術之一。
比利時科學家在進行試管嬰兒實驗中,從有限的精子中選取形態(tài)最好的精子,然后通過超細的針,在顯微鏡的幫助下,人工將精子注射到卵子內,發(fā)現這樣受精的卵子也能夠發(fā)育成正常的胎兒,從而創(chuàng)立了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CSI)技術,成為治療男性少精、弱精甚至無精癥等不孕癥的有效方法,有人稱其為“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
隨著胚胎操作技術的提高,人們在受精卵分裂到6-8個細胞的時候,可以取出一個細胞進行“胚胎種植前的遺傳學診斷(PGD)”。選擇正常的胚胎植入子宮,避免父母有遺傳性疾病遺傳缺陷嬰兒的出生,達到優(yōu)生目的,具有明顯的家族性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貧血,可以通過胚胎選擇免除后代患病的可能。有人稱其為“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