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夢想到夢魘
真不是開玩笑,在沒真正實質(zhì)料理朝鮮薊以前就一直對它充滿了不少的好奇,到底外殼堅硬,長得和那個廟里見過的蓮花燈一模一樣的朝鮮薊是怎么吃的?味道口感又會是如何?
后來在網(wǎng)上查到它屬于菊科菜薊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有降低血脂、膽固醇等的作用,但因為不懂得處理,所以就一直將它停留在欣賞的位置,直到在學(xué)校里第一課就開始很興奮,因為那時候正是盛夏朝鮮薊當(dāng)造的季節(jié),老師就提著一筐10kg大大小小的朝鮮薊上來教我們處理方法。記得當(dāng)時的朝鮮薊有大的像扎啤的杯子,有的就和Espresso杯差不多,有一種是紫色,有些還長著刺,它們唯一相同的地方就僅僅是連接莖的花托能入口,也因為消耗量大和大閘蟹一樣屬于時令貨的原因,無論什么種類的朝鮮薊,價錢通常都居高不下,特別像南意大利和普羅旺斯一帶的地中海菜系,你就會看到每年一到六七月份,菜單上幾乎都被形形色色的朝鮮薊給壟斷了。其實也難怪,吃過朝鮮薊的人都知道它介乎于筍和土豆之間的誘人口感,和它比筍清新又帶著花香和一絲絲青澀令人難忘的味道,全部唯獨在它身上才可以品嘗得到,加上它耗時和細(xì)心的處理準(zhǔn)備,回想當(dāng)初每天要將10kg的朝鮮薊以飛快的速度剝掉堅硬的外殼,然后以勺子挖掉里面的花心,再用小刀把花托底部削整齊后就馬上泡入擠過檸檬汁的水里避免像蘋果那樣氧化變色的情景,到現(xiàn)在還心有余悸。
罐頭也過癮
無論如何,朝鮮薊極為美感的口味令它處處出現(xiàn)在地中海菜肴里,不管高級的Fine Dinning還是家庭小菜,前菜的沙拉或者湯,主菜用來釀肉餡,或與天使之發(fā)一起燴煮。反正在夏天,新鮮的朝鮮薊在地中海人們心中近乎是迷信般的狂熱,可惜到現(xiàn)時為止在國內(nèi)因為價格和保鮮的原因,讓新鮮的朝鮮薊暫時還不能普及起來,充其量都是停留在罐頭的版本上面,可對一個久不嘗此味的人來說,哪怕是罐頭也只能拿來將就頂一下饞癮了,雖然罐頭的朝鮮薊會有點微微的發(fā)酸,但只要將它放進(jìn)鹽水和一些香料用大火稍微煮一下,就可以去掉那股罐頭的味道,同時還會最大程度恢復(fù)它本身原有的香味。
其實不管是鵝肝也好松露也罷,像朝鮮薊和世界上很多美味一樣,它們吸引人味蕾的地方就是那極具個性和有爭議的味道口感,一開始對它們是需要習(xí)慣與學(xué)習(xí)的,可一旦開始愛上那獨特味道的話,就可以說是欲罷不能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