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閆肖鋒
地球“扛把子”的美國,3月28日確診數(shù)量破10萬,被稱為遭遇史上最大情報失敗,白白耽誤了兩個月,加之特朗普的盲目樂觀,導致現(xiàn)在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困境:保經(jīng)濟還是保人命?
如果說珍珠港遇襲激發(fā)出全美國的能量,那這次病毒攻陷紐約能激發(fā)這樣的能量嗎?美國甩出史無前例的2萬億美元救助清單,每位成年國民能獲1200美元,兒童獲1000美元。有評論員調(diào)侃說,假如地球遭遇外星人入侵,估計美國政府的反應首先是:趕緊降息放水!
客觀上,病毒成為一種特別的壓力測試儀,看誰的社會應激能力更有效。為什么老牌的資本主義、成熟的發(fā)達國家,在此一疫中顯得如此脆弱?這可不是會不會“抄作業(yè)”的問題,而是有系統(tǒng)性原因。比如,歐美人都不喜歡戴口罩,這是他們的文化決定的。我兒子打工的超市老板明確說,你如果戴口罩會把顧客嚇走的。現(xiàn)在該老板不這么說了,因為病毒的現(xiàn)實教訓了大家。相反,最近北京將流感須戴口罩寫進法條。
再比如,為什么歐美政府急著發(fā)錢?因為西方社會絕大部分家庭少有存款,只有債務(wù)。中國家庭則多少有一些儲蓄,因為害怕慣了,以備不時之需。所以,中國可以封城,讓經(jīng)濟停擺,但是西方不能,他們封鎖兩個月,可能一半家庭都破產(chǎn)。災難來了,最有可能活下來的是中國人。別罵,這是被多災多難逼出來的潛能。
我把以上觀察發(fā)到微博,有人應和:“我周圍柴米油鹽家家都備上了!”當然也有嗆我的:“您活在哪個中國?有存款的那個吧。你可知當今5億中國人沒有存款!笔前,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幾個存錢的,多少年輕的“新窮人”不是在花未來的錢嗎?房貸、車貸、花唄、借唄等,負債累累了,還要去充當中產(chǎn)生活模板。
也有人提醒說,一個體制福利健全國家的人民才不存錢,相反,生活在時時有危機感社會的人們才會存錢,這難道不該深思嗎?現(xiàn)在,西方最有錢的是中老年人,年輕人真沒啥錢。這不,疫情剛在初期,不少租房客就沒錢賴租金了。所以網(wǎng)上傳授在西方找房客的經(jīng)驗,就是寧可租給華人也不租給西人。因為華人盡管會把屋子弄得很臟(因為炒菜呀),但至少不會賴賬啊。西方人不存錢,災害來了只有仰仗政府發(fā)錢。中國人愛存錢,一定程度上替政府買了單。
讓世界人民學中國人自我隔絕就很難,所以才會出現(xiàn)“群體免疫”、以犧牲一批老人為代價的做法。歐美社會輕易被病毒攻陷,最終他們會算總賬,這筆賬要算到誰頭上?《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最近提出:新冠肺炎將劃分出“新冠之前的世界”與“新冠之后的世界”。這個劃分十分大膽,因為此前只有耶穌基督享此殊榮。弗里德曼還提出“松散社會”與“緊密社會”的概念,西方國家是前者代表,重視自由民主、不輕易封城,東方國家是后者代表,注重紀律性、叫停就停。
關(guān)于“緊密社會”的優(yōu)勢,這次疫情中國、日韓和新加坡給出了答案。未來的經(jīng)濟增長亞洲仍然看好,因為老百姓好學且有一股干勁,也相對吃得起苦。但必須承認,氛圍寬松的環(huán)境才容易出奇思妙想,所以在創(chuàng)新上“松散社會”又勝一籌。但無論“緊密社會”還是“松散社會”,對這次疫情都要作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少則6個月、多則18個月,直到疫苗的出現(xiàn)才能恢復正常。這是堪比1929年大蕭條的挑戰(zhàn)。
在“新冠之后的世界”中,全球是否趨向嚴管模式,是否出現(xiàn)更多的強人政治,都有待觀察。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