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大批濟寧籍官兵在部隊的培養(yǎng)教育下,緊緊圍繞“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時代革命軍人標準要求,不負家鄉(xiāng)人民囑托,在部隊建功立業(yè),涌現出一批可敬可學的先進典型。
《安舒在現場》推出特別節(jié)目——《天南地北濟寧兵》欄目,面向全軍濟寧籍現役官兵中的典型人物,展現新時代濟寧籍官兵建功軍營、投身強軍實踐的熱情和模范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時代風采!
尹承瑞的士官參謀成長記
士官,在我們傳統(tǒng)的印象當中,好像只是“高級戰(zhàn)士”的一個稱呼。其實不然,在部隊中,建制班班長、武器裝備重要操作崗位和各專業(yè)組訓骨干基本上都由士官擔任?梢哉f,士官是作為基本戰(zhàn)斗單元中的中堅力量。隨著部隊的進一步深入改革,士官不僅僅只是作為一名“職業(yè)戰(zhàn)士”而存在,更多的士官也加入到了管理層,成為士官參謀,本期節(jié)目,我們的節(jié)目團隊就來到了湖南省婁底市,一塊來認識一下我們今天節(jié)目的主角,尹承瑞。
初見尹承瑞,他是個身材不高,滿臉笑容的小伙,給人感覺骨子里就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從軍14年,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訓練、比武、部隊管理等等,他都成為了部隊的一名“好手”
說起自己這些年在部隊的工作,學習,生活,尹承瑞非常的自豪,不過他自己說,這些成就的背后,是一步一步努力換來的。從普通士官,一下子轉為士官參謀,身份上的變化短時間內,讓尹承瑞并不適應,干士兵得心應手的活,在機關管理中貌似一下子失去了作用。
“過去是‘演員’,現在當‘導演’,名稱上雖然多了‘參謀’兩個字,可是能力卻不能靠一紙命令配發(fā),需要在思考和實踐中一點一滴去提升。戰(zhàn)友的幫助,自己的主動參與,經驗足了,組織安排也就越來越熟練。不過讓他最自豪的,卻是自己在部隊創(chuàng)立的一套叫做《訓練與考核運行機制》的訓練辦法。
正是因為自己也是從一名普通的士兵走上管理崗位的,因此他深知訓練的重要性。訓練場上的嚴苛古板絲毫不影響私下里的戰(zhàn)友關系,尹承瑞的部隊管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而日常的生活作為士官參謀,他也是一絲不茍,F在的尹承瑞雖然站到了管理者的位置,但是他對自己的各項要求一刻也不放松,畢竟以身作則是部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給戰(zhàn)友做好示范,當一名標兵,才能更好的管理部隊。
尹承瑞工作的地方,茂盛的竹林,連綿的丘陵構成一幅美麗的湘中畫面,因此也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雖然已是深秋,游人并不多,不過每年節(jié)假日這里都會有涌入大量的游客,而這也是部隊最繁忙的時候。巡邏,站崗,執(zhí)勤,保護水源,這些工作量就足夠大了,可是在湖南的丘陵山區(qū),美景當中,危險也隨處發(fā)生。
在與尹承瑞的交談當中,我們發(fā)現,雖然說的是普通話,不過偶爾會帶出一些湖南方言的特點,用它自己的話來說,他現在也算半個湖南人了。從軍14年,尹承瑞在部隊收獲大大小小幾十個榮譽,兩次三等功,各項比武的第一名,不過在他心里,而這一切背后卻是對家人的虧欠。
尹承瑞說,他的理想是能夠在部隊能干多久就干多久,直到部隊不要他為止,未來,他會把參謀這個崗位繼續(xù)做下去,讓艱苦奮斗的作風,在他們倉庫官兵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誰說鐵漢不柔情,對待敵人,他們沖鋒在前,是人民的堅強后盾和忠誠衛(wèi)士,對家人,他們缺少陪伴,卻更懂珍惜。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鐵骨錚錚男兒志,柔情似水家國情。在此我們也要向全國奮戰(zhàn)在一線的官兵們道一聲辛苦了,你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