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平昌,市委副書記、市長梅永紅,市政協主席趙樹國,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第一副主任陳民等來到濟寧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與縣市區(qū)、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參加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訪問活動,現場直接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查找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更好地改進工作。
在聽取了全市群眾滿意度調查有關工作匯報后,市領導現場旁聽了曲阜市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實況,訪問員隨機抽取的幾十名曲阜市市民回答了社會治安、看病就醫(yī)、生活環(huán)境、群眾文化生活、中小學教育、干部作風等6個方面的問題。針對此次調查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曲阜市主要負責同志就進一步改進工作作了表態(tài)發(fā)言。
調查結束后,馬平昌對我市開展的群眾滿意度調查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牢牢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重的工作導向,把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持續(xù)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出臺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性的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民生保障“十大體系”建設,建立起城鄉(xiāng)困難群眾大病醫(yī)療“零起付線”救助機制,推行了“先看病后付費”就診模式,實施了“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和“萬名保健醫(yī)生進農戶”、“百名專家進千村”,對農村環(huán)境進行了大規(guī)模整治,贏得了群眾的擁護和贊成。最近幾年是我市民生投入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也是群眾對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滿意度提高最快的時期。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把我們的工作置于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能夠更全面、更客觀地審視我們的工作,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改進我們的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對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各縣市區(qū)和市直有關部門一定要認真傾聽、分析和研究,一項一項找問題、查原因、明責任、抓整改,群眾滿意的要總結經驗、鞏固提升,群眾不滿意的共性問題要從制度政策上分析原因、整改完善,個性問題要實事求是地抓緊解決,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馬平昌強調,要堅持群眾滿意標準,扎扎實實辦實事、轉作風。群眾滿意度是衡量我們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尺,提高群眾滿意度,必須堅持“雙管齊下”、一齊發(fā)力。一方面要加大為民辦實事好事的力度,著力在完善提升民生保障“十大體系”上下功夫,凡是對群眾承諾的事情都要確保如期兌現,凡是定下的實事都要辦好辦到位、確保質量,真正經得起群眾的評判和檢驗;另一方面要加大作風建設力度。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工作,以更大的力度抓干部作風轉變,從部門、單位抓起,從每一個崗位、每一位工作人員抓起,從每一件事和具體細節(jié)抓起,切實解決“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讓老百姓順心舒心地辦成事,在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樹立起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形象。對干部聯系農戶、聯系城鎮(zhèn)、聯系城鄉(xiāng)困難群眾活動,要在規(guī)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在抓深化、抓拓展上下功夫,讓干部真正帶著感情聯系服務群眾,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群眾持續(xù)得溫暖、見實惠,切實通過這一活動讓黨群干群關系更密切、更融洽。
馬平昌要求,要細化壓實責任,確保整改工作落實到位。調查中群眾反映的問題,具體是哪個層面的責任、由誰來負責,一定要分清楚、弄明白,一項一項對號入座,涉及哪個部門的問題就由哪個部門解決。市考核辦、督查辦要抓跟蹤督查,定期調度,對工作不主動、整改不到位的要進行通報。
市領導還走進群眾滿意度電話訪問工作室,察看電話訪問流程和服務器運行狀態(tài),親切慰問忙碌中的訪問員,對他們寄予殷切的期望。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何思清主持現場調查活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次忠,副市長吳霽雯,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公安局局長周鳳文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