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12月10日訊(孫錫剛 左憲南 袁敬宇)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報道,成立于1930年的青島海鷗劇社,是山東第一個革命劇團,他們用文藝活動喚醒民眾,抗日救國,被上海左聯(lián)刊物《文藝新聞》贊譽為“預報了暴風雨的海鷗”。今天“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向您介紹海鷗劇團與暴風雨搏擊的故事。
正在演出的是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演出的話劇《守望》,以中國海洋大學畢業(yè)生李文波南海守礁二十年為原型,感人的故事、精湛的表演,讓觀眾們連連叫好。
中國海洋大學學生 金健夫:“海鷗劇社是我入校以來最喜歡的學生社團之一,一方面它具有厚重的歷史底蘊感。另一方面它通過話劇表演這種形式,寓教于樂,展現(xiàn)了我們當代大學生的精神文明風貌。”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國立青島大學地下黨組織179人的學生請愿團,赴南京請愿,要求抗日。請愿失敗后,地下黨通過外圍組織“海鷗劇社”,宣傳抗日,喚起民眾。劇社由地下黨員王林(王弢)、黃敬(俞啟威)負責,成員有王東升、崔嵬、張福華、李云鶴(江青)等。1932年5月28日,在國立青大禮堂首次公演革命話劇《月亮升起》和《工廠夜景》,引起強烈反響。
青島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草暉:“當時正是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中國,中華民族有亡國滅種的危險,民族矛盾加深,(話劇)喚醒青年學子起來抗日起到積極作用。上海左聯(lián)對海鷗劇社的這次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1932年)6月30日,左聯(lián)機關刊物《文藝新聞》用《預報了暴風雨的海鷗》為題目進行報道。”
由集體創(chuàng)作、劇作家陳鯉庭執(zhí)筆,將田漢的獨幕劇《放下你的鞭子》改編為街頭劇,取名《饑餓線上》,用當?shù)胤窖裕瑸檗r(nóng)民演出。后來成為著名演員和導演的崔嵬帶著這出戲,演遍大江南北,宣傳抗日。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海鷗劇社”相繼演出宣傳抗日救國話劇《一致》、《亂鐘》、《嬰兒的殺害》等。國民黨當局懼怕人民的覺醒,視“海鷗劇社”為眼中釘, 1933年夏天,青島市委遭破壞,黃敬被捕,“海鷗劇社”被迫停止活動。然而,以自由為使命的“海鷗”不會停下搏擊的翅膀。1998年,“海鷗劇社”在中國海洋大學復建,浴火重生。莘莘學子積極創(chuàng)新,推出了《海之魂》、《山海情》等上百部新劇目。
中國海洋大學團委負責人林旭東:“在以后的發(fā)展當中會傳承好已有的歷史,同時也會把新時代的特征,把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特點結合好,拍攝出更好的話劇來,也讓海鷗劇社這一老社團、老品牌在新時期下煥發(fā)出新活力。”(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lián)播》原標題: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預報了暴風雨的海鷗)
延伸閱讀: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濟南四五烈士碧血悲歌寫英名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信仰的力量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伍豪之劍:青島鐵血鋤奸聊城坡里村紅色記憶:起義軍智取教堂 開倉放糧賑濟鄉(xiāng)親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革命先烈王盡美 盡美盡善為人民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家鄉(xiāng)的紅色記憶:血灑南京路的尹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