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看到該社營業(yè)廳還張貼了無線Wi-Fi標識牌,甚是好奇。便試著掏出手機,選擇“Wi-Fi”連接,按照提示輸入密碼,便成功連接到互聯(lián)網。
一位正等待辦理業(yè)務的王女士告訴筆者:“以前取號后只能無聊苦等,覺得時間過得非常慢。現(xiàn)在營業(yè)廳不僅有了智能填單機,還免費提供了Wi-Fi無線網絡,在辦理業(yè)務的同時可以刷微信、逛淘寶,還可以處理一些工作郵件。工作、娛樂兩不誤。
據任城聯(lián)社部門負責人介紹,該社從2013年開展正式啟動Wi-Fi建設。截至7月底,該社36個網點已全部覆蓋了無線網絡。通過免費提供Wi-Fi服務,不但縮短客戶排隊等候的“心理時間”,提升了電子銀行用戶體驗,更成為了向等候區(qū)客戶推廣電子銀行產品的便捷渠道,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
免費提供Wi-Fi服務僅僅是濟寧市農村信用社便民服務措施中的冰山一角。據悉,濟寧市農村信用社在全力提升改善服務環(huán)境、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大力提倡“人性化”、“精細化”服務,全面網羅客戶在辦理業(yè)務期間可能需要的任何服務,據此配齊配全便民服務設施,為客戶提供更貼心、更暖心的精細化服務。一方面,針對特殊客戶,專門開辟了零殘幣兌換窗口、婦幼殘窗口,為殘障人士配備輪椅,為高端客戶提供貴賓停車位、貴賓理財專屬服務區(qū)和出入通道,對帶寶寶的客戶提供寶寶椅,為老年人配備老花鏡、驗鈔儀等,為客戶量身定制服務。另一方面,立足客戶實際需要,配備自助飲料機、報刊雜志、大屏幕電視、萬能充電器、針線包、擦鞋機、免費雨傘、糖果等,從細微之處服務客戶。此外,專門開辟公眾教育宣傳區(qū),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內容的宣傳力度,引導客戶“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利誘惑”,保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自助設備添新奇 為民解憂現(xiàn)情意
以往,提到購買火車票、彩票,人們總想到去火車站、代售點或者網購,但對于農村地區(qū)經常外出打工的民眾來說“買票難”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如今,想要購買一張火車票,無需再長途跋涉、奔赴城里,也無需徹夜排隊、苦苦等候了,僅需利用濟寧市農村信用社布放一臺ATM、CRS等自助設備,即可滿足需要。
據了解,為滿足廣大客戶需求,尤其是解決農村地區(qū)客戶“買票難”的問題,濟寧市農村信用社對現(xiàn)有ATM、CRS的功能進行了豐富完善,在原有存款、取款、轉賬、查詢功能的基礎上,又新增了代理飛機票、火車票、彩票等功能,客戶僅需辦理一張農村信用社的銀行卡,即可從農村信用社布設的ATM、CRS上購買。此外,新型的ATM、CRS還增加了人民幣假幣甄別、冠字號記錄、取款憑條冠字號打印功能,有效降低了ATM的安全隱患,免除了客戶的后顧之憂。這一做法得到了人行、銀監(jiān)局的高度贊賞,也成為了廣大客戶津津樂道的便民服務。
農金通、POS機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眾所周知,農村信用社主要服務于“三農”,服務對象大都是農民,但由于村莊分布較為零散,尤其是偏遠山區(qū)、湖區(qū)交通不便,以前很難享受到現(xiàn)代金融服務的便利。為此,濟寧市農村信用社積極開展“普惠金融”戰(zhàn)略,圍繞“三農”需要,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全面開展“農民金融自助設備全覆蓋”工程。截至7月底,全市共布放農金通1163臺,POS機20912臺,農村金融自助設備已實現(xiàn)全覆蓋。這些設備的布放,打破了傳統(tǒng)物理網點服務的局限性,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將“全天候、不間斷”金融服務送到了農戶的家門口,讓農戶享受到了“足不出村能取款、田間地頭能轉賬”的金融便利服務。
此外,對于一些殘疾、行動不便等特殊客戶,濟寧市農村信用社還專門研發(fā)了MTM(移動柜員機),并成立了移動金融服務隊,“哪里需要服務就將服務隊開赴哪里”,真正跟著客戶的步伐走,圍著客戶需求轉,將快捷、安全、貼心的金融服務送到客戶家里頭,將農信社的真情和溫暖傳遞到客戶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