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發(fā)表于1945年7月26日,由美、中、英聯合發(fā)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確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戰(zhàn)后對日本的處理!恫ù奶构妗芳啊堕_羅宣言》等國際法律文件,構成了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國際法基礎。
資料顯示,《波茨坦公告》共13條,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權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島嶼;軍隊完全解除武裝;戰(zhàn)犯交付審判等。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軍投降。
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2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波茨坦公告》及《開羅宣言》等國際法律文件,是建立國際秩序的基礎性文件,但二戰(zhàn)結束后的近70年后的今天,國際秩序依然受到挑戰(zhàn),中東地區(qū),以及烏克蘭等地區(qū)沖突依然存在,國際和平在某種意義上講依然遙遠。
薛海培說,時至今日,日本如何看待其在二戰(zhàn)中的角色仍然至關重要。安倍政府試圖挑戰(zhàn)二戰(zhàn)期間《波斯坦公告》確立的和平憲法,妄圖離開戰(zhàn)后確立的新的國際秩序,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做法。日本不應否認和貶低《波茨坦公告》所昭示的和平精神,安倍政府妄圖從日本民族主義、軍國主義中尋找民族復興的道路,正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薛海培表示,從1941年英美兩國簽署的《大西洋憲章》,1942年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fā)表《聯合國宣言》,到1943年的《開羅宣言》,以及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在二戰(zhàn)期間一系列重要的國際文件,昭示了人類精神思想和國際秩序的重要轉折點,指出要解放所有被奴役的人民,退出所有被殖民的土地,確立戰(zhàn)后和平的新的國際秩序,確立所有國家放棄以武力為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到今天為止,這一系列文件對所有國家仍具有現實意義,世界各國應從中吸取教訓,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
薛海培認為,無論哪個國家,歷史經驗都不能忘記,我們絕不能從二戰(zhàn)千千萬萬犧牲的生命換來的人類進步和共識面前倒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