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前總統(tǒng)薩達姆老家提克里特之后,16日~17日兩天,又有兩個重要城鎮(zhèn)被有“基地”組織背景的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的武裝人員攻占。他們將戰(zhàn)線推進至巴格達城外60公里的范圍內,閃電般升級的戰(zhàn)事讓伊拉克陷入了自美國撤軍以來最為嚴重的危機。據(jù)中國青年報記者18日了解的最新情況,在72小時前仍持觀望態(tài)度的一些國家已開始全面啟動撤僑行動,其中一些國家已經著手細化緊急疏散預案。
伊全境或陷軍事與教派雙沖突
盡管伊拉克政府軍以及前來馳援的伊朗革命衛(wèi)隊已不斷向北部增援,但這并未減緩“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人員攻城略地的步伐。
自6月9日攻占摩蘇爾以來,這支叛軍從伊拉克北部開始,接連攻城拔寨,如今已步步逼近首都巴格達。17日,叛軍與政府軍在距巴格達僅60公里的東北部城市巴古拜展開激戰(zhàn)。同一天,一伙據(jù)信效忠“基地”組織在敘利亞分支“努斯拉陣線”的武裝分子攻占了伊敘邊境城市阿爾凱姆。此前一天,叛軍已攻陷該國西北部以土庫曼族居民為主的重要城鎮(zhèn)泰勒阿費爾市, 并聲稱已經控制了當?shù)貦C場,這也是他們自從攻占摩蘇爾以來所占領的第五座機場。當?shù)匾幻賳T說:“激戰(zhàn)中打死了很多人,什葉派平民逃向西部,而遜尼派百姓則奔往東部!
除了攻陷多座重要城鎮(zhèn)以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還在過去一周內攻占了伊拉克最大的煉油廠拜伊吉煉油廠的部分區(qū)域,該廠只負責伊拉克北部原油的提煉。17日,該煉油廠已經關閉,外國員工已經撤離。盡管目前該廠仍處于伊拉克政府軍的掌控之中,但武裝分子已經向其所在的拜伊吉城進發(fā),并包圍了煉油廠。國際石油界人士擔心,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恐將落入伊斯蘭極端分子手中。
除搶奪石油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還重點進攻軍火庫。伊拉克安全官員13日證實,叛軍占領了巴格達周邊迪亞拉省的兩個軍火庫,奪走了40萬件武器,其中包括AK-47步槍、火箭彈、火箭彈發(fā)射器、炮彈和迫擊炮等。
更令外界擔憂的是,這伙遜尼派極端分子正在點燃伊拉克教派沖突的烈火。16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處決了大約170名伊拉克安全部隊士兵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隨后就有不少什葉派年輕人響應伊拉克最高宗教領袖“大阿雅圖拉席斯塔尼”的號召參加政府軍,誓言要對遜尼派穆斯林展開反擊。伊拉克什葉派的重要人物也開始號召人們拿起武器。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叛軍在遜尼派地區(qū)幾乎未遭抵抗,因而,眼下被外界視為安全的伊南部乃至全境很可能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陷入極度危險,甚至陷入全面內戰(zhàn)。而武裝沖突愈演愈烈,也加大了該國陷入全面教派沖突的風險。
美國著手軍事援助伊政府軍
面對“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繼續(xù)在伊境內攻城略地的閃電攻勢,原本極不情愿再啟戰(zhàn)端的美國奧巴馬政府也開始發(fā)出戰(zhàn)爭的訊號。
16日,已部署到海灣地區(qū)的美國“喬治·H·W·布什”號航母戰(zhàn)斗群指揮官米勒少將發(fā)表了被外界視為“動武在即”的書面講話。米勒說:“當"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向巴格達挺進之際,美國航母戰(zhàn)斗群奉命對此作出反應。每當危機發(fā)生時,美國海軍會為總統(tǒng)的決策提供回旋的空間和選項。航母戰(zhàn)斗群是心理和政治威懾,一旦威懾失敗,我們所擁有的強大戰(zhàn)斗力將確保我們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
與此同時,美軍進一步加強了在伊拉克的軍事部署。16日,奧巴馬知會國會他將調派275名美軍前往伊拉克,其中170人已經進入伊拉克境內,以維護美國駐伊拉克使館和館內人員的安全,另有105人在伊拉克鄰國待命。這是自2011年美國宣布從伊拉克撤軍后,首次向該國增派軍人。目前,伊拉克境內共駐有160名美軍官兵,其中包括50名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和100名陸軍軍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