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以前一到晚上黑燈瞎火的,走路都得小小心心,現(xiàn)在好了,晚上就象白天一樣,敢放開步子走了。”
“活了一大把年紀,沒想到出門就是綠化樹、照明燈,村里可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
“現(xiàn)在俺們活動的這廣場,是村里花了很大勁才墊平的一處廢置了30多年的坑塘,如今一到晚上,這里別提有多熱鬧了。”
…….
新驛鎮(zhèn)駱家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語地夸贊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給該村帶來的新變化。
6月8日下午6時許,筆者走進駱家村看到不但條條街巷干凈整潔,而且主要街道兩旁綠樹成蔭,伴著歡快的音樂,一群中年婦女正在文體廣場上翩翩起舞,就連枝頭上的鳥兒也好像被感染了一樣,嘰嘰喳喳競相嬉戲,處處盡顯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俺村和前幾年相比,環(huán)境方面發(fā)生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村民可滿意了。”村支部書記駱光啟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村黨支部以“凈起來、綠起來、美起來、亮起來、樂起來”為目標,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突出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臟亂差”問題。
過去,這個村由于對環(huán)境衛(wèi)生的重視程度不夠,曾經(jīng)一度造成有的路段雜草叢生,偏僻小街巷堆放的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必須盡快讓街道變得干凈整潔。”村“兩委”干部帶頭一條街一條街地跑,哪里環(huán)境衛(wèi)生差,他們就向哪里開刀;哪里臟,他們就沖向哪里;哪里亂,就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汗水灑腳下,街道變干凈。經(jīng)過整治,他們共拆除不規(guī)范破舊設施3處210平方米,清運垃圾60多噸,鋪設排水溝。
六月的天氣已是熱浪襲人。伴著夕陽西下,只見由10多名黨員和群眾自發(fā)成立的“護綠隊”,正在拉著水車,次第澆灌著路旁的花卉苗木。村干部駱茂存說,“今年,為了提高街道的綠化檔次,村里在主要街道兩旁共栽植銀杏、龍爪槐、黃金槐、大葉女貞、紫葉李、國槐、冬青、五角楓、法桐等各類花木1300多棵,種植草坪11000平方米。”
“過去的駱家村,路燈稀少,燈光暗淡,現(xiàn)在是燈火輝煌,通明透亮。”居住在這里的退休教師駱恩民用詩一樣的語言發(fā)出感慨。
為了讓街道亮起來,駱家村投資30000多元,更新年久失修的線路進3000多米,安裝路燈70盞,F(xiàn)在,一到晚上樹、花、草與路燈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
原先這里是個占地四五畝地的大坑,廢了幾十年了,以前里面倒的又是菜幫菜葉、又是碎瓦爛磚,反正是什么臟的東西都往里倒、往里扔,有時還有死豬爛貓的,破衣爛裳的,看了都讓人惡心。村民陳玉銅老人指著村里剛建成不久的文體廣場告訴筆者,“現(xiàn)在這里用煤矸石填平后進行了硬化,還安裝上了20多件健身器材,每天的一早一晚,和我一般年紀的都到這里來活動活動身體,有說有笑的,可好了。”
人改變著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改變著人。今年以來,駱家村粉刷美化墻壁5000余平方米,建成融科技、文化、法律法規(guī)寓一體的文化墻3條,尤其是主要街道墻壁上設置的一塊塊“四德榜”更是若眼,上面密密麻麻地登載著村里人一件件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守法經(jīng)營、扶貧濟弱、幫富帶富的生動事跡。村莊形象外在美與村民素質內(nèi)在美相統(tǒng)一,是駱家村人對環(huán)境建設的新追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