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1997年開始,山東省與新疆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援助喀什地區(qū)的疏勒縣、英吉沙縣和岳普湖縣。2010年,中央決定實施新一輪對口援疆,山東在原有3縣的基礎上增加了麥蓋提縣。
17年的時間里,山東先后派出了8批援疆干部人才,為新疆的發(fā)展和新疆人民的福祉添磚加瓦。
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疆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深化對新疆的各項部署,推進新疆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大背景下,5月初,齊魯網(wǎng)記者跟隨援疆干部們的腳步,遠赴天山腳下,走訪由山東省對口支援的喀什四縣,感受雪山下戈壁灘的新變化。
從5月28日開始開始,齊魯網(wǎng)將陸續(xù)推出《山東援疆行紀》系列報道,為大家展示一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和諧、安定、蓬勃發(fā)展的新疆。
援疆教師高靖忠正在給學生授課
說起自己山東來的新老師,維族學生伊帕爾開心的笑了起來
齊魯網(wǎng)喀什6月4日訊(記者 張帥)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先進教育理念,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來自孔子故鄉(xiāng)山東的教育援疆者老師們不遠千里,在祖國西北邊陲上踐行著孔子的理想。
始建于1956年的喀什二中是南疆最早的一所漢語系普通完全中學,也是全疆辦學規(guī)模最大的中學之一。
在學校工作了20多年的喀什二中政教科科長曾子平清楚地記得,山東的援疆教師第一次來到喀什二中是1997年,當時有4名日照的老師第一批到喀什二中援疆。17年過去了,喀什二中從當初的1400名學生,142個教職工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擁有在校生8000多人,教職工600多人。“學校發(fā)展是在援疆工作的幫助帶動支持下才取得的成績,我們學校的援疆教師,從1997年開始到現(xiàn)在先后有166人”,曾子平告訴記者,166人中有118人來自山東。
據(jù)了解,山東省第八批援疆教師共有20人在喀什二中工作,其中帶隊干部1名,現(xiàn)任喀什二中黨委委員、校長助理,任課教師19名。
“援疆老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帶好班里的學生,我們更希望能夠帶動當?shù)氐膸熧Y隊伍建設”,曾子平表示,這些年在喀什二中的山東援疆教師,大部分擔任過教研組、備課組的組長,從山東第七批援疆教師進入學校開始,每個學科的大教研組組長更是基本全部由這些老師挑大梁。
“我們特別想打造一個山東援疆的教育品牌,為學校的老師提供一個可以借鑒的標桿”,在這種目標的驅(qū)使下,去年暑假之后,“山東實驗班”正式在喀什二中建立。
山東實驗班的建立,是更好發(fā)揮援疆教師示范作用的一種新嘗試,由原來學科嬌艷帶動向整體班級建設引領轉(zhuǎn)變,使教育援疆由原來單一的學科指導向教育整體功能作用的發(fā)揮轉(zhuǎn)變,整體引進山東經(jīng)驗。
目前,學校在級部8個平行班級建立了山東實驗班,班主任和各科任課教師都由山東援疆教師擔任。由于這些來自山東的教師有著共同的教育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在援疆的教育教學中更容易形成合力,對于整體借鑒山東教育經(jīng)驗有著更強的實效性。
來自東營市廣饒一中的高靖忠是援疆教師中的一位,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山東實驗班的班主任。從教育大省來到南疆喀什,在最初的時候多少讓這位有著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有些不適應。不同于山東的中學,高靖忠任教的班級大部分學生都是走讀生,并不在學校安排早晚自習。同時,由于教育基礎薄弱和教育理念的原因,這里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與自己之前教的學生有一定差距。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