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美德是什么?問道儒家經(jīng)典 傳承道德文章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
游客回答“美德是什么”
齊魯網(wǎng)濟南2月17日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日報道》欄目報道,你眼中的美德是什么?讓我們到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曲阜,去聽聽當?shù)厝撕陀慰蛯γ赖碌睦斫狻?br />
游客:"我覺得美德在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你覺得自己做的胸懷坦蕩。這樣是對的,對整個社會有益的事情,就是很好的一種美德。"
曲阜導游陳琴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就體現(xiàn)了一種孔子熱情好客,一種理念,包括我們作為導游的話,每一位來到曲阜的游客,都應該熱情服務。"
游客:“其實你再有錢也要做簡樸的生活,然后對別人要恭敬,然后要學會禮讓。”
游客:“現(xiàn)在下雪路面滑,老人和小孩摔倒要注意扶一下,這應該是美德最直接的一個體現(xiàn)吧。”
小朋友:“美德就是孝順父母。”
游客:“得要誠信,大到國家,小到民族個人,甚至你企業(yè),都要誠信。”
記者:“你剛才聽得講的一個什么故事?”
游客:“六代含飴,讓孔府六代都和和睦睦的在一起生活,我理解就這意思。孝敬父母,誠信做人,要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導游:“我們還要遵守我們的職業(yè)道德,盡量把你知道的東西全部都告訴大家,讓每一個人都明白你自己在講什么。我想這也是我們職業(yè)道德的一種美德吧。”
游客:“就是不要亂涂鴉,保護好我們的文物。”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美德善行不僅要說,還要去做。曲阜圍繞"彬彬有禮道德城市"的建設,讓美德融入到市民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
孔子研究院院長、曲阜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楊朝明:“中華民族的美德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一個積淀。如果大家進行美德修養(yǎng),加強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慢慢就會形成一種內(nèi)在的氣質(zhì),如果全社會都去這么做,時間久了,那么必然會形成一種向上的力量和向善的力量。”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