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煙臺人十大死亡原因報告出爐 三成人活不到75歲
水母網(wǎng)10月22日訊 記者昨日獲悉,煙臺市疾控中心發(fā)布《2012年煙臺市死因分析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煙臺市居民死亡的三大類疾病中,慢性病占89.72%,是引起煙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排在前三類的慢性病是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疾病,占居民總死亡數(shù)的比例就高達77.56%,占死亡人數(shù)的四分之三以上。
可喜的是,2012年,煙臺市人均期望壽命為78.23歲,遠高于全國水平,比5年前提高了2.28歲。其中,男性提高了2.33歲,女性提高了2.26歲。
導(dǎo)致居民死亡的三大類疾病中慢性病居首
報告顯示,2012年煙臺常住居民死亡人數(shù)達到51442例,男性28917例、女性22525例,分別占全市總死亡數(shù)的56.21%和43.79%。
據(jù)分析,全市居民報告死亡率為761.17/10萬,較2007年增長9.46%,較2011年增長5.91%,其中男性死亡率為850.31/10萬、女性為670.88/10萬。全市居民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65歲以上老年人群,占總死亡的2/3以上,35歲以下人群死亡較少。2012年全市嬰兒死亡率為417.26/10萬,男嬰死亡率為女嬰的1.54倍。同時,煙臺居民0-64歲和0-74歲累積死亡率分別為15.19%和36.29%,表明煙臺居民分別有15.19%和36.29%的人口活不到65和75歲。
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長陳遠銀表示,對于居民的所有死亡原因,常采用國際通用的死因分類標準,包括以傳染病、呼吸道感染為主的第一類疾病,以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等為主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及以意外傷害、故意傷害等為主的傷害,共三大類疾病。2012年煙臺市居民死亡的三大類疾病中,慢性病占有絕對比重,占89.72%,是引起煙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傷害位列第二,占8.02%;第一類疾病所占比重最小,僅為1.79%。
“這種格局在2007年全市第一次死因抽樣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中便已形成。慢性病的死亡率在大幅上升,2012年比2007年增長19.64%,較2011年增長6.69%。”陳遠銀說,因此,慢性病已經(jīng)成為威脅煙臺居民健康名副其實的最大毒蟲。
排首位死因:男性為惡性腫瘤,女性為心血管疾病
2012年,煙臺市常住居民前10位死因依次為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傷害、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神經(jīng)精神疾患、消化系統(tǒng)疾病、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其中,近幾年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疾病排名前三,導(dǎo)致居民總死亡的比例高達77.56%。
陳遠銀認為,缺血性心臟病為首要的心血管疾病死因,死亡率與惡性腫瘤死亡率相當。每5位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就有將近4人死于缺血性心臟病,其次為高血壓病和肺源性心臟病。
惡性腫瘤方面,肺癌穩(wěn)居首位,死亡率較2011年上升9.20%;肝癌和胃癌仍居2-3位。此外,女性惡性腫瘤,卵巢癌和宮頸癌死亡率大幅升高。與2011年相比,卵巢癌上升高達84.71%,為2011年的1.85倍,宮頸癌升高43.30%,為2011年的1.43倍。女性高發(fā)腫瘤會嚴重威脅人體的健康與生命,應(yīng)引起女性人群以及社會各界的警惕,女性居民應(yīng)進行科學(xué)的呵護與預(yù)防,做好定期體檢,這是預(yù)防女性腫瘤的關(guān)鍵。
按性別統(tǒng)計,男性首位死因為惡性腫瘤,女性為心血管疾病。根據(jù)死亡率分析,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經(jīng)精神疾患外,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尤其是傷害、惡性腫瘤、消化系統(tǒng)疾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是構(gòu)成死亡性別差異的主要疾病,造成差異的重要原因是男性暴露于某些危險的行為因素要會多于女性。例如,各種不良生活方式行為或生活習慣病,其中吸煙和過量飲酒是最為關(guān)鍵的兩個因素。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