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上河莊村的吃水變遷
齊魯網9月25日訊 據山東衛(wèi)視《山東新聞聯(lián)播》報道,保障農村居民吃水安全,難點在山區(qū)。背靠沂山的臨朐縣寺頭鎮(zhèn)上河莊村過去一直是“望天吃水”,最近,村里用上了自來水。
來到上河莊村時正值中午,剛從地里干活回來的村民郭秀芹開始準備一家人的午飯。小院里,一個嶄新的自來水龍頭格外醒目,輕輕一擰,水嘩嘩地流淌。
臨朐縣寺頭鎮(zhèn)上河莊村村民郭秀芹,“一擰就使,干活回來,想怎么使很方便。”
城里司空見慣的自來水,在這個村里格外彌足珍貴。上河莊村海拔500多米,沒通自來水之前,全村803口人的飲用水源全指望村東頭一眼十幾米深的水井。
上河莊村村長王民法說:“以前全部靠擔,后來生活提高后有電機。現(xiàn)在看是清的,一下雨就是渾的。”
從井口到村民家,最遠有300米。為了喝上井水,家家都在院里挖一個水窖。
臨朐縣寺頭鎮(zhèn)上河莊村村民郭秀芹告訴記者:“這就是以前使的水窖,水在這里面,然后抽出來。”
當地防疫部門告訴記者,水窖里的水看似清澈,菌落指數往往會超標幾百倍。而自來水來自哪里、是否安全呢? 在離村子15公里的地方,記者見到了這個村里的供水站。
記者腳下是一眼190多米深的深水井,那么在這個供水站有兩口這樣的深水井,承擔著包括上河莊在內的30多個村莊上萬人的供水任務。
臨朐縣水利局副局長馬云中:“井里下的潛水泵,把(水)提到機房之后,進行消毒處理,然后自流到各個村。工程難點是主要是管道鋪設,因為山區(qū)嘛,石頭多需要放炮,投入比較大。”
為解決飲水難,臨朐縣拿出了1/5的財政收入,光上河莊村的供水工程,政府就出了15萬。喝的水和城里一個標準,價格上一方水才兩塊一毛錢。
臨朐縣疾控中心檢驗檢疫科科長王中:“農村供水和城市的標準要求完全是一樣的,在檢有42項指標,我們每周都要進行一次抽樣檢測。”
今年,濰坊市各級財政已投入6.5億元,新建、提升改造規(guī);┧迩f1500多個,105萬農村居民向上河莊村民一樣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濰坊市還提出,年底前在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8%的基礎上,要把水質合格率提高到10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