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話里還能聽到“古音”
“濟南話是山東省內(nèi)最接近普通話的方言之一,但濟南話中又保留著許多古漢語中的讀音。”張樹錚說,比如“姐”和“解”在普通話中同音,但在古音中并不相同,再如“淄”“策”“色”在普通話中是不卷舌的z、c、s,但在古音中讀zh、ch、sh,濟南話就保留了古音。此外,宋代的“夜來”,明代的“崴拉”、“倒達”、“仰擺”等等,至今都仍活躍在濟南人的口頭。
“除了語音,濟南話中還有許多方言詞匯,與普通話相比,它們可能是同義不同形,還可能是同形不同義。”張教授舉例說濟南人把玉米叫做“棒子”,這種同義不同形的詞匯在濟南話中數(shù)量很多。此外,還有同形不同義的方言詞,比如“十來個”在普通話中指十個左右,但在濟南話中指十幾個。
“過去山東省范圍很大,還包括現(xiàn)在遼東半島的一部分。作為省治,全省范圍內(nèi)想?yún)⒓涌婆e考試的舉人都要到濟南,此外,各地官員也要到省治濟南述職、辦事。同時濟南交通便利,從四面八方來的人將濟南話帶回各地,同時也包容了許多其他方言的特征,因為可以說,濟南話在山東方言里影響最大。”張樹錚告訴記者,研究和保護好濟南話,不僅有語音研究價值,更有深厚的文化價值。“語音數(shù)據(jù)庫能讓后人知道先人們是用什么語言交流,更好地理解地方文化。”見習記者 劉建宇
延伸閱讀:濟南開征濟南話發(fā)音人 “杠賽來”誰說得最地道?山東語言資源有聲數(shù)據(jù)庫建設(shè)工程啟動 征濟南話發(fā)音人尋找最土濟南話發(fā)音人 山東各地方言將被錄音保存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