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QQ、刷微博、刷人人、玩游戲……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逐漸成為現(xiàn)代人必不可少的伴侶。對手機“愛不釋手”是很多人真實生活的寫照,一個新的名詞“手機依賴癥”也應運而生。
公交車上、電梯里、廁所里,無處不在的手機
今年26歲的小董是一家企業(yè)的辦公室職員,由于工作原因,小董要經(jīng)常與他人聯(lián)系,除了辦公室電話,小董的個人手機是用來聯(lián)系的“主力軍”。為了防止漏接來電,小董出去上個廁所也要將手機帶在身上!俺霈F(xiàn)過這種情況,我去上廁所,有人打電話過來了。不是要緊的事還好,我再打過去就可以了,萬一有要緊的事就比較麻煩。”小董說。
和其他白領一樣,小董也熱衷于追逐新鮮事物。他手機里安裝著微信、QQ、人人等軟件,“吃飯睡覺刷一下”成為了他必不可少的功課!捌綍r和朋友不聯(lián)系時,可以通過看他們在網(wǎng)上發(fā)的動態(tài)了解他們最近的生活!毙《嬖V記者,他有朋友對發(fā)布新鮮事非常迷戀,有時候吃個飯也要將菜拍下來傳到網(wǎng)上。
不僅如此,小董在電梯里、在公交車上都會不自覺地把手機拿出來看一下!耙粫幻謾C就感覺很難受,如果手機沒電了,那感覺就是‘發(fā)生了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尤其是在電梯里、公交車上閑著沒事時,不看手機都不知道該干什么!毙《f,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都要登上QQ,看看有沒有留言,有熟識的朋友在線的話還要聊一會。第二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也是拿手機,看看自己睡了之后朋友又發(fā)布了什么新鮮事。
“手機依賴癥”引發(fā)家庭矛盾升級
“晚上孩子哭鬧,我自己一個人看不過來,他卻躺在床上玩手機,對孩子的哭聲置之不理!”市民李女士抱怨道。丈夫王先生自從買了智能手機,便整日抱著手機上網(wǎng)或者玩游戲,與李女士的交流日漸減少。
李女士與王先生1998年相識,于2000年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最初的婚姻生活是甜蜜的,但是李女士逐漸發(fā)現(xiàn)了王先生婚前所沒有展現(xiàn)的一面。王先生是家里的獨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結婚之后家務活也都靠李女士打點!八ぷ魍γΦ,在外邊勞累一天,回到家里歇歇是應該的,我從來沒有抱怨過他這一點!庇辛撕⒆又,王先生心里很高興,為了減輕妻子的負擔,他開始接觸家務活,抱孩子、沖奶粉、拖地等他都干得有條不紊。
但是好景不長,2011年,王先生經(jīng)朋友推薦買了一部智能手機。初次接觸智能手機,王先生被智能手機的強大功能所吸引,他對手機的上網(wǎng)、游戲等功能都感到新鮮,下班回到家后,就埋頭研究手機的功能,對家務活不如以前上心了。前不久,王先生在手機里下載安裝了一款游戲,不料玩上了癮,有點空就低頭擺弄手機,孩子哭鬧時他也不主動去哄,靠李女士一個人忙來忙去。“他看見手機比看見自己的孩子還親,他玩著手機的時候跟他說話他都心不在焉,我因為這事沒少跟他吵架,但他還是不改。”李女士無奈地說。
“手機依賴癥”逐漸低齡化
隨著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長給孩子配備手機,初衷是方便聯(lián)系,保障孩子的安全。但是也讓孩子把過多精力花費在了手機上,有些孩子甚至對手機產(chǎn)生迷戀。
在市區(qū)一所小學上五年級的張剛告訴記者,他們班里有不少同學有手機,其中不乏價值幾千元的高端智能手機!跋抡n時他們經(jīng)常低頭玩游戲,引得同學們都過去看!睆垊傉f,“上課時也有同學玩,老師把他們叫起來他們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