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通訊員 玉成 張晶)張莊村原是時莊街道頻臨礦區(qū)的一個壓煤搬遷村,共有村民328戶、1100余人,耕地1310畝。鄉(xiāng)村文明行活動開展以來,這個村深刻把握開展活動的重要意義,把"鄉(xiāng)村文明行動"作為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基礎工程、作為提升發(fā)展層次的重要舉措,整合各方力量、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堅定不移推進鄉(xiāng)村文明建設活動開展,投資80余萬元建設了高標準的村委文化大院,投資160萬元對村內的大街小巷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投資46萬元在村前空閑地栽植銀杏圍村林860株,總面積達40余畝;改廁改灶270戶;全村粉刷墻面5600平方米,新建2處垃圾池,做到了村內主要街道的普掃和生產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村容村貌有了徹底改觀。2012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1700元,先后榮獲"省級衛(wèi)生村"、"省級消防先進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結合"三下鄉(xiāng)"活動,張莊村還組織農民進行科技培訓,利用"農民教育月"集中開展各類專題講座,高標準建設孝賢文化長廊,大力開展"好媳婦"、 "好婆婆"評選活動,建設休閑娛樂廣場,配備了專門體育健身器材,成立腰鼓隊、巾幗文藝宣傳隊、籃球隊、獅子隊,建設藏書8000余冊的農家書屋,極大豐富群眾業(yè)余精神生活。
為解決生活污水問題,這個村投資30多萬元新上污水處理站一處,日處理生活污水200立方米。工程采用歐洲先進的生物處理生產工藝,利用活性污泥延時曝氣的生物凈化技術,出水水質可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標準,既可以減少向附近水體排放污染物,又可以作為景觀灌溉用水,從而綠化、美化居住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