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鮮蒜上市了,經常逛菜市場的市民欣喜地發(fā)現,鮮蒜的零售價才1.2元/斤。而在大蒜原產地金鄉(xiāng)縣,距離鮮蒜大量上市的日子越來越近,在各種信息漫天飛的南店子,卻讓今年的大蒜市場形勢有些撲朔迷離。一邊是去年賠得一塌糊涂的蒜商,一邊是今年怕重蹈覆轍的蒜農,今年,大蒜總產量增加已成定局,蒜商和蒜農們卻毫無信心,對今年的蒜價預期都異常低。
數百人泡在南店子渴望“翻盤”
18日上午,老家湖北的蒜商老高的表情和當天金鄉(xiāng)陰霾的天氣一樣,愁眉不展。在被稱作大蒜華爾街的金鄉(xiāng)縣緡城路的街角,沒有咖啡,沒有酒吧或茶座,一切異常簡陋,和老高表情相似的數百人聚集在這里,滿地都是他們扔掉的煙屁股。
大蒜主產地南部的一些地方,早熟蒜已經開始上市,再過上幾天,主產區(qū)的大量鮮蒜也要集中上市了。老高說,他去年賠慘了,現在手里還壓著一些蒜舍不得出手,但“賠到發(fā)慘”已成定局。
“天天泡在這里,所有積蓄都壓在里面,根本沒心思回家,我來這里和所有扎堆此處的人們一樣,都渴望從蕪雜的信息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崩细哒f,去年他感覺大蒜總產量減少,于是賭了一把,先后收了400多噸大蒜,均價3元/斤,而過了春節(jié)之后,大蒜價格一路走低,到現在降到了1元多錢/斤的價格,根本沒法出手。
來自江蘇的蒜商老張說,畢竟新蒜就要下來了,之前很多消息說,今年的種植面積、畝產均比去年高,大家對今年大蒜價格的預期都要低!叭ツ曩r慘了,100萬元投進去,現在能收回來20萬元就不錯了。”老張告訴記者,去年收蒜的成本高,每斤3塊多錢收的,年前感覺3元/斤的售價不賺錢,就一直等待著,結果春節(jié)后就一路下滑。“差不多就出手,爭取再低價收些新蒜,彌補一下損失!
這就是屬于大蒜交易的場景,每天清晨,緡城路南端,一輛接著一輛的小車停在路旁,前來打探信息的各路大蒜儲存商、蒜農和經紀人匯集于此,或三五成群,或不停地撥打著電話,對于多數人而言,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跳出這個輪回。“總感覺賺的是小錢,賠的是大錢。”一位來自東北的儲存商說。
新蒜快下了,還沒人來定冷庫
靠近緡城路的一條小街上,兩邊林立著上百家冷庫,往年這個時候,冷庫老板們或許已經因為找到了儲存商而松了一口氣,而今年,由于大蒜價格走低,老蒜和新蒜之間的一場價格暗戰(zhàn)還在悄然進行著,冷庫主的腳步也亂了……
不少冷庫的老蒜已經售罄,在金興達冷庫,冷庫主孔慶本告訴記者,前幾天1700多噸老蒜就全部賣完了,儲存商賠得很厲害,但是不賣的話,風險更大。這家冷庫周邊的幾家冷庫也都騰空了,等待著新蒜的入駐。
事實上,事情并非會這么順利。孔令本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開始搶著定庫,可是今年卻一點動靜沒有!笆诸^有老蒜的千方百計找買主,今年聽說新蒜量不小,更不敢跨年賣,今年的價格不明朗,蒜商們也是異常謹慎!
“去年蒜商賠,今年要讓蒜農埋單!痹谀系曜,一種不和諧的聲音傳了出來。對此,金鄉(xiāng)縣李閣鄉(xiāng)駱莊村的蒜農駱德嶺有些不高興,他告訴記者,這幾天鮮蒜的收購價也是一路往下掉,從前幾天的1元錢/斤,已經跌到了七八毛錢/斤,按照這個價格,今年肯定賠大了。
駱德嶺告訴記者,去年他以每斤3元錢的價格賣出了6畝地大蒜,今年他的預期急速下降!鞍凑宅F在的價格,賠錢是鐵定的,但是按照往年的情況,放到最后成了干蒜,還不知道能否找到買主。”
根據濟寧市中糧農產品投資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分析,以金鄉(xiāng)以及周邊產區(qū)為例,農民種植大蒜的成本(不含蒜農自己工費)每斤約在1.5元。駱德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的大蒜畝產量預計在2000多斤,按照現在的價格,一畝地的鮮蒜能賣到2000元錢左右。而按照成本,蒜種要1000元,肥料要800元,收獲的人工成本要1000元,耕地、澆水、塑料大棚等雜項也要花費400多元錢,不算蒜農人工,一畝蒜地的成本也要在3200元以上!比绻鹊酱笏飧闪嗽俪鍪,還是這個價錢的話,那就要賠得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