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民政部下發(fā)《關于表彰2012年度民政信訪先進單位和民政政務信息先進單位的通報》(民函〔2013〕127號),對全國15個民政信訪先進單位進行了通報表彰,泗水縣民政局成為山東省唯一受到民政部表彰的單位。
近年來,在泗水縣委、泗水縣政府高度重視下,泗水縣民政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泗水縣關于做好民政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認真履行民政部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的工作職能,有力的推動了泗水民政事業(yè)的發(fā)展。同時,泗水縣民政局高度重視民政信訪工作,完善民政信訪機制,規(guī)范信訪工作程序,努力將各種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有效遏制了信訪案件的發(fā)生,實現了民政信訪案件逐年下降,越級上訪、集體上訪事件基本杜絕,涉軍群體情況穩(wěn)定,為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2012年被山東省民政廳評為“全省民政系統(tǒng)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一、健全機制,加強領導,確保信訪責任落實到位
泗水縣民政局始終堅持把信訪工作當作一項事關政治、事關全局、事關穩(wěn)定、事關發(fā)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從完善機制、健全網絡上下功夫,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
一是堅持主要領導接訪制。在民政信訪工作中,泗水縣民政局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分管領導包案制。單位主要負責人定期開展接訪活動,帶領社會救助、優(yōu)撫安置等與群眾聯系密切的科室負責人,現場接待來訪群眾,受理群眾咨詢。對信訪案件涉及到的工作,按照職能分工由分管領導包案推進,做到當天接訪、當天調查、當天反饋,及時回應群眾訴求,用實際行動化解群眾質疑。
二是健全民政信訪工作網絡。泗水縣民政局重點加強民政信訪體系建設,在局機關,將信訪責任目標分解到科室、落實到個人,做到人人心中有信訪意識、肩上有信訪責任,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網絡。在鄉(xiāng)鎮(zhèn),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將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辦公室主任作為本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信訪工作責任人,村(居)黨支部書記作為本村(居)信訪工作責任人,編織了遍布泗水縣的泗水縣、鄉(xiāng)、村三級民政信訪網絡。同時,定期分批組織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負責人進行民政業(yè)務培訓,著力提高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的信訪責任意識和接訪水平,讓他們真正成為民政信訪工作的偵察兵、消防員,形成了泗水縣“一盤棋”的大穩(wěn)定、大信訪的民政信訪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完善信訪職能機構。2006年,泗水縣民政局設立了群眾工作室,具體負責接待處理群眾來信來訪,督導各職能科室單位及時處理信訪案件。2012年10月,泗水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綜合樓啟用后,設立了獨立的民政信訪接待室,集中開辟城鄉(xiāng)低保、優(yōu)撫安置、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來信來訪等民生窗口,負責來訪群眾的接待、登記和答復;印制了民政業(yè)務告知書、明白紙,制定了具體的服務程序示意圖,將信訪制度、工作流程全部上墻。來訪群眾涉及到哪方面的業(yè)務,就由相關科室到信訪接待室現場解答;涉及到多個科室的工作,由信訪接待室明確牽頭科室,協同解決,實行了“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截止目前,信訪接待室已接待來訪、咨詢群眾1786人次,受理信訪件21件,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是創(chuàng)新涉軍信訪聯動機制。在涉軍群體上訪初期,泗水縣分管領導就親自接訪,并在工作中逐漸認識到復退軍人信訪不同于社會一般性信訪,具有群體特殊、規(guī)模較大、組織性強等特點,單靠民政部門不能得到較好解決。為此泗水縣里建立了由泗水縣委辦公室牽頭,民政、人社、財政、信訪、公安等部門及所屬主管部門或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共同參與的涉軍信訪聯動機制,由泗水縣委辦公室牽頭會商、明確責任、分工負責,解決了民政部門唱“獨角戲”的難題,使涉軍信訪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切實解決了涉軍群體的合理訴求,泗水縣涉軍群體整體形勢平穩(wěn),不再參與各類集體串聯、上訪活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