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明代石獅子不翼而飛
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
齊魯網6月29日訊 前幾天,德州寧津縣大曹鎮(zhèn)陳廟村一只重約200公斤的明朝石獅不翼而飛了。得到消息后,記者馬上趕到了陳廟村,看到另一只幸存石獅已被村民用沙子水泥保護了起來。
為了讓我們見識石獅子的“廬山”真面目,村民們把已經壘的嚴嚴實實的石獅子又鑿了出來,雖然只是露出頭部,但是精美的雕工、傳神的表情仍是讓人稱贊。據(jù)當?shù)啬觊L者介紹,陳廟村原來有一座廟宇,這對石獅就擺在廟的門口,旁邊還有兩塊大石碑,后來廟被拆除,石碑被搬到村頭修了排水溝,這對石獅子則被擺在了出水口的兩側。長年水流的沖刷使石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但左上角的“龍集大明成化十八年”等字跡仍清晰可見。由此可以推斷石碑和石獅源于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村民都知道石獅子年代久遠,但是由于保護意識不強,誰都沒想到石獅子會一夜之間就不翼而飛了。寧津縣大曹鎮(zhèn)陳廟村村民陳學棟介紹,之前村里沒資金,村民也沒人重視。被人偷走之后,村民聽人們議論說這是文物,這下才開始重視了。
有村民回憶,近兩年總是有人來打聽這兩只石獅子賣不賣,雖然村民一口回絕,但前來打探的人還是絡繹不絕,有人甚至把價格出到了一只獅子兩萬元。即使這樣,村民們也沒想過要賣掉這祖?zhèn)飨聛淼膶氊。寧津縣大曹鎮(zhèn)陳廟村村黨支部書記陳先義介紹,原來是一對石獅子,一雌一雄,沒了一個雄獅,通過110勘察現(xiàn)場,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線索。雄獅上面一共有51個旋兒,這全是老年人往這挪的時候傳下來的。丟了實在是太可惜了,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村民表示,他們會將這只雌獅嚴嚴實實的壘起來以防被盜,同時他們也希望相關專家能來村里鑒定一下石獅子的價值,如果有需要,他們會無償捐獻給國家。
對于陳廟村的村民來說,明朝石獅不僅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精神的寄托,目前,寧津縣公安機關正在調查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