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衡陽7月10日電(李鎮(zhèn)東 陳亮)記者今日從湖南衡陽市有關部門獲悉,在湖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人員在衡山縣店門鎮(zhèn)柏樹村箭樓灣發(fā)明一座明代家族御敵碉樓。據悉,這是目前湖南省內發(fā)明的歷史最早的一座碉樓建筑。
這座被當?shù)卮迕穹Q為箭樓的古代碉樓建筑,座東朝西,墻體為青磚結構。碉樓高11.35米,寬7.6米,長13.1米,呈長方形。在碉樓四周外墻體上,布滿了許多像箭孔一樣、排列有序的石質小洞。在碉樓的西面墻,有一條圓弧形石質大門?脊湃藛T介紹說,碉樓建筑選址為三面環(huán)水,唯一的進出口為平地;碉樓墻體寬厚、硬朗,屋檐結構采用磚角多層外懸檐方法結構,屋角四角懸卷,并有魚形裝飾,屋檐下有繪畫圖案,極具特點。
經考證,碉樓是當?shù)乩钍弦蛔逵靡员Wo家族、防御外來侵犯的保家樓,始建于明代萬歷18年,至今已有420年的歷史。
湖南省文物局鑒定專家表現(xiàn),這是到目前為止在湖南省內發(fā)明的歷史最早的一座碉樓建筑;更難得的是,該碉樓的基礎建筑保持相當完整。據其介紹,碉樓從設計、選址、建筑工藝、建筑情勢以及建筑材料上,都體現(xiàn)了明代建筑的發(fā)展狀態(tài),是研究中國古代家族宗法制度的可貴實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