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一共包29個粽子! ”在青島四方舉辦的端午周活動中,來自青島市北區(qū)丹山路的趙麗華是最好成績的取得者,然而用她的話說,6分鐘包33個粽子才是自己的正常水平。而在威海路上,9年粽齡的董仁香包一個三角南方粽子的時間是10秒。倆人包粽子的速度旗鼓相當,堪稱青島包得最快的粽子手。
人物一 趙麗華“一葉神功”不用線
“6分鐘包30個以上
的粽子,小菜一碟!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丹山路52號樓前,趙麗華已經坐在馬扎上開始包粽子了,蜜棗、豆沙、紅棗、花生在擺了一桌子,僅一下午就用光了140斤糯米。趙麗華告訴記者,之前聽說海云庵端午周粽子比賽最快的6分鐘才包了23個,“心里就有數(shù)了,包了40年還沒碰到過比我包得快的人。 ”
記者注意到,趙麗華包粽子不僅快,包法也很特別。 “我只用一片煮過的大粽葉包粽子。 ”把一片粽葉窩成圓錐狀,放米,包成四角形,再用草繩打一個結就行了。此外,趙麗華還有一個獨特之處便是,用繩子捆粽葉時從來不打結,煮粽子時也不會出現(xiàn)破散的情況。
趙麗華包粽子的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端午節(jié)期間每天至少要賣1000個粽子。記者看到,手掌大小不規(guī)則的 “菠蘿葉”在趙麗華手中只需三片就能包出個枕頭狀的方粽。兩個方粽纏在一起取名叫恩情相愛,單個方粽就叫幸福吉祥。記者計算了一下時間,1分鐘內她就能包出6個粽子來。趙麗華告訴記者,剛有人訂下600個粽子,最多3個小時就能完工。
說到包粽子的手藝,趙麗華告訴記者,要得益于住在營口路上的鄰居奶奶,“9歲我就已經會包了。”在水清溝賣了20年粽子,后來搬到丹山路繼續(xù)做粽子生意。
人物二 董仁香 跟鄰居學來手藝
4片粽葉排開,窩成圓錐狀,抓一把泡好的糯米墊底,加上紅棗等餡,再蓋一層糯米,窩成三角型,再取一根粽葉纏住粽子,10秒鐘一個大三角粽就包好了。威海路上的董仁香也是包粽子快手。
46歲的董仁香,在威海路與長春路路口經營了9年南方粽子,如今生意紅火。每天早上6時半開賣粽子,不到8時就全部售罄,一天至少能賣800個,很多老主顧都提前一天預訂。
在威海路住了40年的董仁香,包粽子的好手藝還是跟鄰居學的。 “原本是湊熱鬧去鄰居家玩,看了幾次以后就試著買米和粽葉自己練,摸索出經驗后才在樓下全年賣粽子。 ”董仁香的丈夫張濟告訴記者,妻子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包粽子。張濟告訴記者,妻子原本畢業(yè)于萊西一中,曾考入大學護理專業(yè),但弟弟也同時考上了大學,由于家庭條件不允許,為供弟弟上大學,董仁香放棄了學業(yè)。 “后來兒子上學花銷多,她才決定自己擺攤。 ”張濟告訴記者,之所以招來了很多回頭客,是因為用的糯米和棗子很講究。
董仁香經常在大樹下一坐就是一天,和老主顧聊著天,包好的粽子不一會就填滿了一個高壓鍋。1分鐘的時間董仁香能快速地包好6個粽子。
張濟告訴記者,之前有飯店請董仁香去包粽子,但被她拒絕了。社區(qū)街道邀請參加粽子比賽,董仁香也總是婉言拒絕,她說,參加比賽的功夫就會把老主顧的粽子耽誤了。(于波) (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