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東:一戶侯蟹肉包
舌尖上的山東:濟南一戶侯蟹肉包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wǎng)6月5日訊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最近紀(jì)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很火,它記錄了全國各地的名吃美食,山東地大物博,美食也多得很,從今天開始,《生活幫》將為觀眾們呈現(xiàn)山東各地的小吃,不管是大飯店還是小攤位,記者將帶領(lǐng)大家一飽眼福,解解饞。今天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濟南老字號“一戶侯蟹肉包”。
一大碗雞蛋湯,幾個蟹肉包,半只鮮嫩的白斬雞,也就二十多塊錢,錢不多,一頓飯卻吃得飽,吃到爽,剩下吃不完的白斬雞還可以打包帶走,這就是濟南的一戶侯,它算是濟南為數(shù)不多的老字號小吃。
一戶侯的創(chuàng)始人侯健先生說,在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取了侯寶林先生的一個章,叫一戶侯,寓意就是一戶姓侯的人家。
這家店開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短,九年的光景,周圍的店面換了又換,一戶侯卻是這附近唯一堅持下來老字號小吃。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遇到一位從甸柳莊趕來的老先生,他來這就是為了買點一戶侯的包子,像這位老先生一樣忠實的食客對一戶侯來說不在少數(shù),而吸引他們的不光是蟹肉包的鮮美味道,還有食客們念舊的味蕾。
一戶侯 豬肉海米配出蟹肉包
有不少人問過侯先生,這個蟹肉包有沒有什么秘訣,侯先生說坦然的說并沒有什么秘訣,就是實實在在的用好肉、用好面,就能做出好包子。
一個小小的蟹肉包真的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嗎?一戶侯店面病不大,但是經(jīng)常人滿為患,這恐怕就是對包子最真實的肯定了,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這里的蟹肉包并不是顧名思義。“利用新鮮豬肉和海米調(diào)成的蟹肉,調(diào)成這種味道使人感覺到肉嫩,能和蟹肉相比,所以說叫蟹肉蒸包。”侯先生說。
一戶侯的蟹肉包,也不是生來就賣的好,店里從最開始每天只能賣出幾斤包子,到現(xiàn)在卻能賣出將近一百斤包子,足足翻了幾十倍。一戶侯用小小的包子在濟南站的住腳,恐怕在這座老城里,不是獨一也是無二的。
堅持大籠屜蒸包子 十年經(jīng)驗積淀成就老字號
侯先生說,用大籠屜蒸包子,是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因為他堅定的認(rèn)為,這種木質(zhì)籠屜蒸出來的包子才最地道。侯先生一直對原材料嚴(yán)格把關(guān),餡料、面粉、食用油,必須要過他的眼。他認(rèn)為,一戶侯要想一直做下去,這些程序永遠(yuǎn)馬虎不得。經(jīng)過工人們和面,調(diào)餡,壓箕子,包包子,一籠籠肥美的包子就出籠了,看似簡單的程序,實際上是將近十年的經(jīng)驗沉淀,才成就了現(xiàn)在的老字號一戶侯。在別人看來,店面穩(wěn)住了腳,接下來就是迅速擴張,但是侯先生卻不這么想: 如果想開一個店,如果想保持這個味道,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因為侯先生年齡也大了,就不打算擴張了。
除了蟹肉包,白斬雞是吸引顧客上門的第二道招牌菜,這本是南方的一道佳肴,讓侯先生改良之后,成了一戶侯跟蟹肉包齊名的金字招牌。起初,吃慣了醬雞燒雞的濟南人,對這白乎乎而且毫無滋味的白雞肉很不感冒,但很多人慢慢竟然也由初次嘗試到非常喜愛了。除了這兩道金字招牌,雞蛋湯、海米卷心菜、夫妻肺片、炸黃 花魚、醬豬蹄、鳳爪也慢慢成了很多人的必點菜。
創(chuàng)始人希望一戶侯能傳承 要求傳承人踏實能吃苦
生意越來越好,很多人就想加盟一戶侯,但是都被侯先生拒絕了。侯先生將到花甲之年,他有生之年最想的,就是想讓一戶侯真正的傳承下去。侯先生有一個獨生兒 子,很多人看來,他的兒子必定是唯一的繼承人,但是事實并非如此。侯先生說,他的繼承人必須能吃苦耐勞,人品靠得住,在他店里一直跟著干得老伙計,是他最中意的人選,他希望一戶侯能夠一直做下去。
“不要求大,不要求急,只要踏踏實實的干,每天每時的去考慮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做好,總有這個想法,我盡我最大的努力讓張經(jīng)理學(xué)我的理念,用最真實的東西,用自己的心去做這些事,不要求大,也不要求急,只有踏踏實實每天每時去認(rèn)真考慮這個問題,才能把事情做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