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小型煤場,生意比較淡。馬輝 攝
天氣轉(zhuǎn)冷,再過半個多月就到集中供暖的日子了。今年,濟寧城區(qū)又有很多老社區(qū)將用上集中供暖,自己燒煤取暖的居民數(shù)量在減少。24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塊煤和蜂窩煤價格較去年沒有太大變化,買煤的市民卻少了很多,居民采暖購煤的銷量占不到總銷量的三成,老百姓冬季取暖儲煤的生活習慣正逐漸在改變。
年輕人多用電取暖
24日,記者在濟寧城區(qū)一些家電賣場看到,隨著天氣轉(zhuǎn)冷,取暖家電的銷售開始升溫。
在濟寧城區(qū)某公司工作的小陳正在商場內(nèi)選購電暖氣,他告訴記者,自己現(xiàn)在還是單身,暫時還是租房子住,而自己差不多到晚上才回去,所以打算買個電暖氣。“價格便宜,用起來也方便。”
記者在賣場內(nèi)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取暖器包括油汀型、暖風型、遠紅外線型等十多個品種,價位從百余元到上千元不等,市民選擇的空間也較大。跟往年相比,整體價格變動不大。
同時,一些壁掛式空調(diào)的銷售也出現(xiàn)升溫。“最近購買空調(diào)的顧客要比前段時間多出三成,以年輕人居多。”某品牌空調(diào)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選擇空調(diào)取暖的市民以年輕人為主。
“以前自己沒生過爐子,而且租房子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了。”市民小張對記者說,他剛剛花了2000多元錢買了一臺空調(diào),只要保證臥室暖和就行。
煤炭存放是個難題
記者在太白小區(qū)幾棟居民樓內(nèi)看到,樓梯道里,不少居民將乘放的編織袋、蜂窩煤直接堆放在自己家門前。“樓梯道本身就很窄了,再堆上這些煤,進進出出非常礙事。”居民馬大爺說。
在馬大爺家里,為了少占用公共空間,他把蜂窩煤直接放在了屋里,八仙桌下、臥室里、陽臺上,只要能利用的空間都用上了。“挺臟的,弄得屋里也很亂,但是為了取暖,也沒辦法。”馬大爺說。
“其實我們挺希望能用上集中供暖,但是這一個樓必須征得多數(shù)居民的同意才能給安裝,而不想用的太多了。”李女士告訴記者,用集中供暖跟燒煤的成本差不多,家中老人畢竟年齡大了,兒女們工作又忙,用上集中供暖就方便多了,至少不用再為煤炭的存放、搬運而煩心了。
儲煤逐步淡出視野
記者走訪濟寧城區(qū)龍行小區(qū)、吉祥社區(qū)、東門大街小區(qū)等多個小區(qū)了解到,不少小區(qū)都在今年接上了集中供暖的管道。
在龍行小區(qū),抱著孩子曬暖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去年,她家還是通過燒土暖的方式進行取暖,隔上三五天就得到儲藏室提一次煤,挺麻煩的,今年集中供暖的管線都接上了,不用自己燒爐子了。
在濟寧任城路上的一家小型煤場,負責人正站在一堆煤塊旁邊,等待著顧客上門。“煤炭的銷售情況是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居民為家庭來買煤的,并且減少十分明顯,來買煤的十個人里面,居民買煤取暖的超不過三個。”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按說是已到了居民買煤的高峰期,但是買煤的顧客多以個體戶居多,今年的煤價跟往年變化不大,一噸塊煤的價格在1200-1500元不等,前來買煤的市民卻少了。
在金鄉(xiāng)縣從事蜂窩煤加工多年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的銷售逐步進入高峰期,但是訂貨量比去年要少,為了增加銷路,他還專門開通了網(wǎng)站,將自己的業(yè)務(wù)和電話掛在上邊,“只要有需求,咱都可以送。”王先生說,今年的蜂窩煤價格跟去年相比變化也不大。“用不了幾年,市民過冬就不再用儲煤了。” 王先生說,蜂窩煤的市場也在逐漸萎縮。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