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今年的雨水比較多,雖然給姜農(nóng)省了不少澆姜的費用,可姜井內(nèi)出現(xiàn)了積水,積水較多的把姜都給泡爛了。“井底下有水,就得趕緊賣。泡了價格更低,三毛錢一斤!焙楦:哟宓纳N植面積很大,由于地勢低,這里的姜井內(nèi)大多都出現(xiàn)了積水,有的直接全給泡了,姜農(nóng)劉國峰說:“我這一個井去年囤了一萬多斤,底下的都給泡了,挑了挑只賣了七千多斤。”交談中,劉國峰說,他這還不是賠得最多的,村里有一個井被水淹得很厲害,大部分姜都爛在里面,“可以說是血本無歸,姜爛在里面還占著井,井都沒法用了,再打個井還得花一千塊錢!
D 現(xiàn)在賣不動,囤起來等明年
姜價下跌受傷的不僅是姜農(nóng),姜商今年也是冒著賠本的風險收姜。李先生說,去年收一車姜基本上能有千元左右的毛收入,而除去一些人工成本、油錢,一車姜基本上就能賺至少500元,雖然說沒有具體計算去年一共賺了多少錢 ,但李先生估摸了一下,七八萬塊錢肯定是有。
而今年收一車姜的價格利潤卻很低!拔覀兯拿X一斤收的姜,出售時一斤有時只能加幾分錢 ,一車下來賺兩三百塊錢很正常,有的時候是白忙活!崩钕壬f,現(xiàn)在他們是往臨朐那邊一個山洞里送姜,“現(xiàn)在市場上賣不動,在山洞里先囤起來,得看明年的行情,好點的時候再賣。”
E 去年賣能賺10萬,今年賠一兩萬
價格一跌再跌讓姜農(nóng)傷不起,采訪中,很多姜農(nóng)都跟記者說,今年的姜賣得早還能保本,現(xiàn)在賣基本上都賠錢。姜農(nóng)趙德友給記者算了算成本:去年生姜價格高,光買姜種就花不少錢。一般一畝地姜種要花七八百斤,一斤2元,就是一千五六百元;施肥、農(nóng)藥、澆水等費用下來也得3000多元,人工費一畝地就是900元,這樣算下來一畝姜的成本就在5500元左右。
一畝生姜的產(chǎn)量大約是1萬斤~1.2萬斤,按照四毛錢一斤來算的話,毛收入不足5000元,一畝地賬面上就賠500元~1000元。“這期間種姜 、培姜等都得雇人,成本也很高。”趙德友說,要是不種姜的話兩個人還可以外出打工,哪怕是光跟著勞務隊給人出姜一個月下來就能賺3000多元,而今年種姜忙活了一年卻賠錢。
去年賣姜的賺了,種姜戶一下富裕起來!叭ツ晡覀兇逡幌绿砹肆v小轎車,都是種姜戶買的。”趙德友說,有的種姜戶還蓋起了樓房。而囤姜的卻賠得很慘。朱永新告訴記者,去年自己種了六畝姜,姜商給他出到2塊錢一斤沒賣,要是賣的話能賺10萬塊,可自己還是囤下了四畝姜!包S姜囤了一年分量輕了,有一個井還進了水,我算了算得賠進一兩萬去!敝煊佬鲁榱丝跓,無奈地搖搖頭。
原因探求:種多了,遠超市場需求
談到今年生姜價格暴跌的原因,姜農(nóng)跟記者說,種太多了!叭ツ晷星楹茫瑑扇龎K錢一斤,種一畝姜能賺兩三萬,而且價格還在漲。這事去年還上了電視,五六畝姜就能穩(wěn)賺10多萬塊錢 ,比在外邊上班賺的都多很多。”朱永新說,農(nóng)民沒什么信息來源 ,就是看著什么值錢種什么,種姜賺這么多,大家一窩蜂地就都種上姜了。
在田間地頭,記者還碰到了好幾輛前來收姜的姜商。一位從臨朐過來的李先生跟他的妻子收姜四五年了,剛開始用的農(nóng)用三輪車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換成了大卡車。談到今年生姜價格的暴跌,李先生的意見跟姜農(nóng)是一致的,“現(xiàn)在到處都是種姜的,安丘、昌邑等地方都有很多,而且不僅在濰坊,山東乃至全國的很多地方都有種姜的!崩钕壬f,再加上去年囤姜的數(shù)量也很可觀,姜農(nóng)忙著出售老姜再囤鮮姜,這么多姜一下上市,根本都賣不出去。
“再有原先很多生姜都是要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但現(xiàn)在出口政策條件要求高了,一些不達標的只能在國內(nèi)市場消化!崩钕壬f。
對于“姜賤傷農(nóng)”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相關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生姜屬于消費彈性很小的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的反復體現(xiàn)了小生產(chǎn)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散戶對市場信號反應過度,價格低時大幅減產(chǎn),價格高時又瘋狂擴產(chǎn),使得價格反反復復。為今之計,就是姜農(nóng)能夠形成規(guī)模種植,由當?shù)赜幸?guī)模的生姜公司或農(nóng)業(yè)合作社進行統(tǒng)籌,效仿壽光蔬菜模式,在銷路和價格上尋求保障和話語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