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孟廟內的銀杏樹。
“城市中的古樹名木就像一群老者,它久經滄桑的枝干需要我們的呵護。”在日前舉行的濟寧市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反饋會上,園林專家、衢州市園林局局長吳璀興如是說。21日,記者從濟寧市園林局了解到,全市千年以上古樹共有4541株,均已登記在冊。
3次調查古樹名木 過百歲的有2.5萬株
古槐路上老槐樹,很多濟寧人都很熟悉,而古槐路也正由此而得名,這株“敬德勒馬看古槐”的唐槐,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而和它年歲相當?shù)倪有曲阜“三孔”的漢柏、“先師手植檜”、宋代銀杏、五柏抱槐等。
從1992年至2010年,濟寧市園林部門經過8年三次大規(guī)模古樹調查研究,并統(tǒng)一編號、登記、掛牌,落實了管護單位和責任人及管護措施,確保古樹名木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和旺盛的生長態(tài)勢。
在城區(qū)草橋西側,老運河南北兩岸各有一株高大的槐樹,它枝繁葉茂、樹冠寬闊,樹下周邊也已經壘石筑池將它保護起來,兩株槐樹均有300年左右的歷史,矗立在濱河公園中,成為周邊靚麗的風景。
記者查閱2011年8月出版的《濟寧古樹名木》得知,作為山東省古樹名木最多的城市,濟寧全市有古跡森林35處,有各種樹木260萬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樹4541株,百年以上古樹名木則有25472株,共38個樹種。千姿百態(tài)的古樹名木,不僅為眾多的名勝古跡增輝,還以它“古、怪、奇、俊”的特征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風景名勝。
新管理辦法出臺 損傷古樹名木可罰千元
古樹是指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具有歷史價值或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及稀有、珍貴樹木的品種,樹齡不一定超過百年!稘鷮幨泄艠涿竟芾磙k法》中規(guī)定,凡樹齡在300年以上的樹木以及特別珍貴、稀有或具有特殊價值、歷史紀念意義的,為一級古樹名木,其余為二級古樹名木。
通過古樹研究,可以了解該地區(qū)的水文、地理、地質、植被等方面的變遷歷史,可以考證該地區(qū)的歷史發(fā)展和環(huán)境對樹的影響,同時對研究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具有參考價值!掇k法》規(guī)定,古樹名木受害或有衰萎現(xiàn)象,養(yǎng)護單位或個人應及時報告所在區(qū)縣園林部門,由園林部門組織力量進行搶救。
已死亡的古樹名木,須經市園林部門確認并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并予以注銷登記后,方可進行處理。不得隨意移植古樹名木,因特殊情況需要移植的須經市園林部門審查同意,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對造成古樹名木損傷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責令停止侵害并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秀秀咱濟寧的名木
1、“楷抱子”:黃連木,又稱楷木、楷樹,位于濟寧城區(qū)古楷園小區(qū),距今2400余年,是城區(qū)樹齡最大的古樹。這里原是任子祠(傳說是為紀念孔子弟子任不齊的祠堂),這株黃連木當時就栽在祠堂前面,有“先有楷子耐后有濟寧城”之說。經多次歷史變革,祠堂被破壞,只留下此樹,小區(qū)也因此得名“古楷園小區(qū)”。
2、“功勛漢柏”:側柏,位于嘉祥縣大山頭鎮(zhèn)劉山口村西山壩,距今2000余年。該樹地處一小山頂部,生于石縫中,雖處于惡劣環(huán)境下,歷經2000余年仍能頑強生存,且長勢良好。相傳因該樹所處位置重要,成為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信號樹”。
3、“古槐幼子”:槐樹,位于濟寧城區(qū)古槐路南首,距今1700余年。該樹有“敬德勒馬看古槐”之說,該樹飽經風霜,曾因雷擊主干斷裂,在1990年枯死,現(xiàn)樹干朽空,令人驚奇的是,從古樹基部長出一株小樹,現(xiàn)小樹枝葉繁茂,郁郁蔥蔥,被譽為“古槐抱子”,該路也因此樹得名古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