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臺工作人員幫助撿起被擠到站臺下的鞋。
晨報記者(左一)在現(xiàn)場采訪。
記者走進八通線體驗地鐵早高峰
每個高峰都是場戰(zhàn)役
今天,地鐵八通線將首次試點公布早高峰列車擁擠度提示。八通線的擁堵,已經(jīng)成為北京交通的一塊心病。腳步匆匆的乘客也許沒有留意,在超大容量的地鐵站臺上,為了保障地鐵的順利運行,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引導(dǎo)員、保安員、安檢員付出了我們想象不到的辛勞。我們每天從他們身邊穿過,請讓我們對他們說聲謝謝。
9月1日早6時,記者走進既是八通線終點、也是一號線起點站的四惠東站,體驗地鐵員工的早高峰“戰(zhàn)役”。
保安員:兩小時死守圍欄
四惠東站東、西兩個站廳,都設(shè)有導(dǎo)流圍欄,平峰時段,乘客不需要通過“曲折”的圍欄再進入站臺。乘車高峰時,導(dǎo)流圍欄啟用,它的作用能延緩乘客進站時間4分多鐘,而這個時間段站臺上至少已經(jīng)走了兩趟列車。
張云是高峰時段堅守導(dǎo)流圍欄的保安員。9月1日,她的崗位在東站廳,早上7點,高峰開始顯現(xiàn),張云要把平時敞開的3個矮圍欄門和兩個高圍欄門用繩索系住,乘客進站需要迂回圍欄,她的工作便是“堅守”——防止心急的乘客翻越圍欄或是自己解開繩索走捷徑。遇到地鐵司機及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乘客,張云則又要打開圍欄門,讓他們優(yōu)先通過,此時她就得給其他的乘客解釋,“挨罵是家常便飯。”張云說。就這樣,張云兩小時死守導(dǎo)流圍欄。
安檢員:半小時渾身濕透
“注意,那個包里有彈弓!”安檢員徐金玉話音剛落,旁邊的同事何雪就攔下了正準備拎包跑步進站的乘客,進行開箱檢查,從他的包里果然搜出一把鐵制彈弓。
每天早晚進站高峰,四惠東站都是4名安檢員上崗,其中兩名引導(dǎo)、一名服務(wù)、一名值機。19歲的徐金玉當(dāng)上安檢員剛一個多月,別看這個工作不需要來回走動,但說是車站里最熱的崗位也不為過,酷暑時節(jié)門外熱浪涌入,再加上安檢儀和電腦散發(fā)出的熱氣,盡管旁邊有一臺電扇,但經(jīng)常半個小時渾身就濕透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