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卓冉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濟南有不少餐廳在結賬后會發(fā)給消費者一定額度的代金券,尤其是一些連鎖店,店員在贈送代金券的同時會告訴顧客,下次可以憑此券到其它店面去消費。不過前不久市民劉先生就因為這些小恩小惠憋了一肚子氣。
劉先生告訴記者,當他用一張代金券結賬時,服務員告訴他,這張券在這家餐廳的使用方法和別家不同,劉先生就餐的這個時段是不能用的。記者看到了劉先生的代金券,發(fā)現(xiàn)背面光使用說明就有4條!斑@家餐廳在濟南有兩家店,我仔細看過后才知道每家店、每個時段甚至可抵用的現(xiàn)金都不相同!眲⑾壬f,平時用代金券時最多看看截止日期,對于這么繁文縟節(jié)的代金券,劉先生表示不知商家意圖何在。
除了代金券暗藏諸多陷阱之外,一些充值式會員卡也讓不少消費者被迫成為忠實消費者。瞿女士說,自己去一家餐廳吃飯,服務員告訴她辦一張餐廳會員卡可享受所有菜品8.8折優(yōu)惠。瞿女士想,反正也要消費索性充上200元。沒料想,自從充上了200元,這張會員卡就成了吸金卡。“第一次消費后卡內(nèi)余額還剩39元,我想下次來吃花出去就行,沒想到第二次去吃,點了菜品折后一共50元,我想再沖11元正好花完?墒欠⻊諉T說充值只接收整數(shù),而且最低200元起。”瞿女士對記者表示,因為這張卡她成了這張餐廳的“忠實”消費者。
生活中,和劉先生、瞿女士有類似經(jīng)歷的消費者不少。在網(wǎng)上相關論壇,關于如何花光會員卡的帖子比比皆是,有網(wǎng)友表示為了享受商家斤斤計較的優(yōu)惠而機關算盡,到頭來發(fā)現(xiàn)是自己花錢買來的實惠。
面對商家的霸王條款,濟南知名品牌營銷專家劉弘毅告訴記者,由于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對會員制、代金券消費等沒有相關專項的法律法規(guī),消費者維權的花費成本較高,難度也比較大,所以消費者在被告知辦會員卡或使用代金券時,應多注意使用說明,從而避免讓“優(yōu)惠”不幸成為消費的無底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