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早市上,早起買菜的老年人,正在專心挑選著攤位上的蔬菜,不料,就在買菜人的背后,有人掏出長鑷子,悄悄地開始下手了。14日一大早,在省城東門橋附近的一菜市場上,三名來自東北的中年男子,剛剛開始作案就被巡邏的民警發(fā)現(xiàn)。開車追了一公里左右之后,民警最終把三名嫌疑人抓獲。
□文/片 本報記者 王富曉
三名年均50歲的男子 專程跑到濟南扒竊
犯罪嫌疑人孫某、劉某和劉某某,年齡分別是49歲、50歲和51歲,老家都是遼寧阜新人。據(jù)孫某交代,從2006年開始,他就開始走上了扒竊的道路。
就是在扒竊的過程中,孫某結識了另外兩人,三個人見面后一合計,一起合伙到外地作案,“遼寧那邊風聲太嚴了,打擊太狠,只好去外地”。
于是,最近幾年,三個人先后去過河北唐山、山東的濟南、泰安和淄博等地,“一般出來就是一周左右的時間,專門在人多的菜市場下手,感覺到不太對勁了,就趕快回去”。
6月13日下午四點多鐘,三人乘坐火車來到濟南,隨后在火車站附近一家小旅館住下,“這是今年第四次來濟南了,之前來濟南旅游的時候,看到這邊人特別多,應該容易下手”。
一大早就作案四次 很快就被民警發(fā)現(xiàn)
據(jù)孫某介紹,14日早上6點,在省城東門橋附近的一家早市上,三個人分頭行動,進入菜市場尋找各自的目標,很快,孫某就得手了四次。
“很快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一種直覺!睂O某說,他的這種感覺非常準,一般就是覺得被民警發(fā)現(xiàn)盯住的那種感覺。
在這家早市上,來自歷下公安奧體中心派出所的兩位民警在巡邏時發(fā)現(xiàn),市場上有幾名男子非常不對勁,“人家都是盯著菜,這幾個人卻老盯著人家的錢包和口袋,形跡非常可疑。”派出所陳副所長介紹說。
被跟蹤了半個多小時后,三名男子跑到東門橋上打了一輛出租車,沿著黑北路跑。民警駕車跟蹤,追了一公里左右,早晨7點10分左右,在經(jīng)一路延長線上,終于把三名男子抓獲。
專偷露財?shù)睦夏耆恕 ]想這次“濕了腳”
在歷下刑警三中隊的問訊室內(nèi),犯罪嫌疑人孫某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常用的作案手段和作案目標。據(jù)孫某交代,之所以選擇早市上的人群作為目標,是因為趕早市的人大都是老頭和老太太,“他們反應比較遲緩,容易下手”。
而在市場上,最容易被他們盯住的,就是不小心暴露了錢幣或者錢包的人,“如果錢包放在手里的包里,一直拿著,那樣根本沒法下手,如果放在衣服口袋里,就比較容易得手!
孫某說,他們每個人都有專用的工具:一個長長的鑷子,一個黑色的塑料袋子當做掩護,很容易得手,“早晨偷了4個了,今年來濟南也是第四次了”。在民警繳獲的贓物中,既有成疊的幾百塊錢,也有幾疊錢總額不過幾十塊。
從13日下午4點多鐘到達濟南,到14日一大早作案被抓,孫某說,“真的沒想到濟南的風聲這么緊,濟南的公安這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