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崖邊,消防人員小心翼翼地展開救援。

被困者終于被救起。(李培樂攝)
一名從事紅木雕刻的男子,想找創(chuàng)作靈感,憑著對自己身體的自信,13日上午9:30獨自一人開始從濟南的華山西側(cè)攀爬。正如他說的,理想和現(xiàn)實確實有很大差距,他不但沒有征服華山,卻被華山牢牢困在懸崖上。好在消防官兵及時出動,成功將其解救。
□本報記者 李培樂
為找尋靈感,雕刻工向華山發(fā)起挑戰(zhàn)
來自河南的鄧先生,今年33歲,是一名從事紅木家具雕刻的工作人員。為了干好自己的工作,讓他雕刻的紅木家具與眾不同,他經(jīng)常外出找靈感。
華山,省城北部這座小山,雖然不太高,卻以險峻陡峭著稱?吹竭@座山,就讓鄧先生喜歡上了,他開始嘗試著爬山,并在爬山的過程中找尋雕刻的靈感。
在此前,他從華山的北側(cè),連續(xù)兩次攀爬過。13日上午9:30,他又獨自一人來到了華山,在山下喝了一瓶水之后,他開始徒手爬山。前期的攀爬確實很順利,可是到了半山腰,問題出現(xiàn)了,他因為腳腫,穿著運動鞋有些打滑,他只好把鞋脫了下來。赤著腳,他繼續(xù)挑戰(zhàn)自己,“我對自己很有自信,我相信自己能爬上去!”可是,自信并不等于現(xiàn)實,爬到離山頂還有二十米左右距離的時候,他被徹底地困住了。
體力已經(jīng)不支的他,無法繼續(xù)前進,但想下山,也已經(jīng)不可能了。沒有同伴,他這下著急了。
上不去下不來,懸崖邊他大聲呼喊救命
眼看自己是上不去也下不來,無奈之下,鄧先生開始大聲喊人救命。
可是,天很熱。華山上植被不多,沒有幾個人愿意在這種天氣下上山。這樣身處懸崖峭壁的鄧先生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任憑一聲大過一聲的呼喊,就是看不到前來救援的人。沒辦法,他打電話報了警。華山鎮(zhèn)派出所的民警到現(xiàn)場一看,沒有專業(yè)的設(shè)備很難救援,只好聯(lián)系了消防。接到命令,消防二十一中隊趕到了現(xiàn)場。
記者一開始聯(lián)系上鄧先生時,他很緊張,“你與我聊天,就是對我的最大安慰,我現(xiàn)在需要幫助,我能看到黃河,就在看到黃河的一面!”
可剛說了一會,他說自己的手機快沒電了,他十分擔(dān)心救援的人到了找不到他,于是記者趕緊掛了電話。
天太熱,山上的石頭被曬得燙手
記者趕到現(xiàn)場時,濟南消防二十一中隊的消防官兵剛趕到現(xiàn)場,手里拿著繩索和安全帶。于是,記者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一起開始登山。
從西側(cè)的臺階往上走,不一會就看到了在西側(cè)峭壁上兩塊大石頭中間有個紅色的身影!澳羌t色的地方就是,他就在那里!”現(xiàn)場的民警指引著,記者看到了位于山體高度三分之二位置的男子,他可能也看到了下邊的救援人員,趕緊揮動著手中的紅色布條(后來得知那是他的紅色T恤)。
地點確定了,那就趕緊救人。
由于天熱,路邊的護欄石都被曬得滾燙,手扶在上面,都有些燙手,可是走一會隊員們不得不坐在滾燙的石頭上,休息片刻,沒有毛巾,只好掀起衣服擦汗。正患感冒的記者,一步不停地跟著消防官兵,累得直咳嗽。經(jīng)過了四五次的休息之后,大家終于爬到了華山山頂。
熱心村民來幫忙,大家成功救下被困者
到了山頂,崔昌泉隊長,立刻給被困的人員打電話,可是遺憾的是被困人員的手機沒電了。這怎么辦?因為在山下可以大體看到男子被困的位置,到了怪石嶙峋的山頂卻絲毫看不到男子的身影。
隊員們分成幾路,試探著呼喊被困的鄧先生。喊了一陣都沒有回音,正在著急的時候,一名隊員高興地跑了回來,“確定位置了,在那塊大石頭下邊,但是看不到人!”
“好,抓緊營救!”由于往西沒有路,大家只好用手扶著大石頭,小心翼翼地移動,從山頂下到十幾米的位置,已經(jīng)沒有了路,只有巨石。
“就在下邊,這里可以用繩索了!”等隊員們把繩索拴在一個大石頭上之后,崔昌泉和另外兩名消防隊員下到大石頭底下試著接近被困的鄧先生。
隊員們下到大石頭底下后,正好山下村民楊先生也從西側(cè)爬到了男子被困位置,由于居住在山下,楊先生對華山很是了解。在他的指導(dǎo)下,一名消防隊員騎在鄧先生邊上的一塊大石頭上,伸出手終于拉住了鄧先生,此時是11:45。
“上來了!”救援現(xiàn)場有人喊起來,大家頓時高興起來。
被救者自稱太丟人,浪費了國家資源
“天這么熱,渴壞了吧!”聽到記者問,鄧先生連忙說,“還好,我爬山的時候喝了一瓶水!”
據(jù)他介紹,他一般爬山都不帶手機,這次是例外,“我也不知道怎么了,這次居然帶了手機,不然我就麻煩了!”
對于消防官兵的救援,他很感激,“謝謝你們,我對不起國家,浪費了國家資源!”看到記者拍照,他用T恤擋住了臉,“太丟人了,我?guī)砹素?fù)面影響!”為了逃避山下的媒體,他下山給消防官兵作揖后,就赤腳趕緊從其他路跑開了。 相關(guān)閱讀